1.推断题- (共1题)
1.
(10分)下面是以化合物I为原料合成一种香精(化合物VI)的合成路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合物Ⅵ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的反应原子利用率可达100%,化合物Ⅰ的名称为 。化合物II生成化合物I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VI生成化合物VII的反应类型为 。化合物III生成化合物IV可能的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化合物Ⅴ生成化合物VI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4)化合物V的同分异构体中,与化合物V官能团种类相同且无支链的化合物有多种,写出其具有顺反异构的同分异构体的顺式结构简式 、 。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的反应原子利用率可达100%,化合物Ⅰ的名称为 。化合物II生成化合物I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VI生成化合物VII的反应类型为 。化合物III生成化合物IV可能的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化合物Ⅴ生成化合物VI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4)化合物V的同分异构体中,与化合物V官能团种类相同且无支链的化合物有多种,写出其具有顺反异构的同分异构体的顺式结构简式 、 。
2.单选题- (共7题)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 |
B.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
D.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镁合金或锌块保护钢铁设备被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3.
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
C.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
D.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
4.
下列关于“化学之最”,说法正确的是:()
①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③H2O在第二周期和第VIA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中均是最高的④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烃⑤甲烷是含氢量最高的气态氢化物⑥HCl是卤化氢中沸点最低的⑦Na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⑧Al3+是第三周期离子半径最小的
①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③H2O在第二周期和第VIA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中均是最高的④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烃⑤甲烷是含氢量最高的气态氢化物⑥HCl是卤化氢中沸点最低的⑦Na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⑧Al3+是第三周期离子半径最小的
A.①②④⑤⑦ | B.除④外全对 | C.①②⑤⑥ | D.全对 |
7.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用激光笔照射某有色玻璃 | 出现丁达尔现象,说明该有色玻璃是胶体 |
B |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洗涤、分液 | 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
C | 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 说明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
D | 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 | 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Ksp[Fe(OH)3] >Ksp[Mg(OH)2] |
A.A | B.B | C.C | D.D |
8.
将一定量的CO2缓慢地通入500m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A 9.50g。取3份质量不同的A,分别与100ml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与A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 | I | II | III |
盐酸体积/ml | 100 | 100 | 100 |
A的质量/g | 1.90 | 3.42 | 3.80 |
气体的体积/ml | 448 | 716.8 | 67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I组样品盐酸有剩余 |
B.若加入0.38g样品,则最终放出气体67.2mL |
C.原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3mol·L—1 |
D.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0.5mol/L |
3.选择题- (共6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后人葛长生、宋福保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案作出一审判央:判决被告洪振快停止侵害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法院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洪振快表文章对“狼牙山五壮士”作出似是而非的推测、质疑乃至评价,否认了主要史实的真实性,降低了这一类英雄群体的英勇形象和精神价值。文章经过互联网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侵害了“琅牙山五壮士”中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个人名誉,而且侵害了相应的公共利益。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对洪振快被起诉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文。
要求: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填空题- (共1题)
15.
(10分)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试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
M在Z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X可与W组成含18电子的化合物甲,甲的电子式为 ;R与X形成化合物乙R2X,用电子式表示乙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Q与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Y的氧化物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一种与之有关的污染现象______________。
元素代号 | W | R | X | Y | Z | Q | M |
原子半径/nm | 0.037 | 0.186 | 0.074 | 0.075 | 0.077 | 0.150 | 0.160 |
主要化合价 | +1 | +1 | -2 | -3、+5 | +2、+4 | +3 | +2 |
试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
M在Z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X可与W组成含18电子的化合物甲,甲的电子式为 ;R与X形成化合物乙R2X,用电子式表示乙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Q与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Y的氧化物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一种与之有关的污染现象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6.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 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有CuCO3一种沉淀生成;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 2一种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 2两种沉淀。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 。
(2)若甲同学的结论正确,实验现象为 。
II.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实验结束时要继续通入处理过的过量空气,其作用是 。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当反应完全后,装置C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III.沉淀转化在生产中也有重要应用。例如,用Na2CO3溶液可以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较疏松瓶易清除的CaCO3,该沉淀转化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写数值)。[已知Ksp(CaSO4)=9.1×10—6,Ksp(CaCO3)=2.8×10—9]
IV.蓝铜矿的主要成分为2CuCO3·Cu(OH)2,当它与焦炭一起加热时,可以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有CuCO3一种沉淀生成;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 2一种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 2两种沉淀。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 。
(2)若甲同学的结论正确,实验现象为 。
II.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实验结束时要继续通入处理过的过量空气,其作用是 。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当反应完全后,装置C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III.沉淀转化在生产中也有重要应用。例如,用Na2CO3溶液可以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较疏松瓶易清除的CaCO3,该沉淀转化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写数值)。[已知Ksp(CaSO4)=9.1×10—6,Ksp(CaCO3)=2.8×10—9]
IV.蓝铜矿的主要成分为2CuCO3·Cu(OH)2,当它与焦炭一起加热时,可以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