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19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Fe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
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
D.充电时,阳极附近PH增大
2.
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B.BC.CD.D
3.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N、O、F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实现的是
A.AB.BC.CD.D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铅汽油、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均可对环境造成危害
B.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
C.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选择题(共3题)

6.{#mathml#}3a212ab25{#/mathml#} 的次数是(   )
7.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回答问题:
8.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先{#blank#}1{#/blank#},再涂上{#blank#}2{#/blank#}.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blank#}3{#/blank#}沿着器壁慢慢注入{#blank#}4{#/blank#}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3.实验题(共1题)

9.
甲、乙两个探究性学习小组,他们拟测定过氧化钠样品(含少量的Na2O)的纯度。

(1)甲组同学拟选用图1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①写出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该组同学必须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接(),()接(),()接()(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2) 乙组同学仔细分析甲组同学的实验装置后,认为:水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氧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氧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氧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在读取量气管k中液面读数时,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用A、 B、C字母表示)
A. 视线与量气管k中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
B. 等待实验装置冷却
C. 上下移动量气管k,使k中液面与H中的液面相平
③若实验中样品的质量为wg,实验前后量气管k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V2(换算成标况)。则样品的纯度为 _______ (含w、V的表达式)。
(3)图2的装置也可测定一定质量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能否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