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已知以下信息:
①

②

(-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A的结构简式 ,D→E的反应类型 。
(2)DBP的分子式为 ,D的结构简式是 。
(3)由B和E以物质的量比1︰2合成DBP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
①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③能使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苯环上含碳基团处于对位
2.单选题- (共4题)
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
B.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
C.纤维素、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D.液化石油气可由石油分馏获得,汽油可由石油分馏或石油裂化获 |
A.D元素的金属性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强 |
B.E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
C.A和B只能形成原子个数比1︰2的化合物 |
D.以上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 |
A.NaN3中只含有离子键 |
B.1molNaN3完全分解最多可以产生33.6LN2 |
C.NaN3快速分解时,NaN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常温下,NaN3化学性质稳定,包装盒上无需特别说明注意事项 |
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 |
B.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
C.研制新型高效可充电电池,发展纯电动汽车 |
D.尽快将我国汽油生产标准由“国III”提高到“国IV”甚至“国V” |
3.选择题- (共5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归属名贵中药材,是一种喜温凉湿润环境的长日照作物,要求土壤疏松透气。陇南岷县是我国当归的主产地,占我国当归总产量的70%,出口量的90%。1989年“岷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2001年岷县被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岷县当归主要分布与洮河流域(左图),长期依赖归农发现生荒地(未开垦的灌木林)育出的幼苗质量较好,一般可以获得高产,因此成为当地主要的育苗方式,据统计岷县每年育苗开垦约4000亩生荒地。以前,岷县当归主要通过原药的形式对外销售,近几年来岷县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建立了占地500多亩,集药交中心、会展中心、加工中心、仓贮中心、货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融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吸引了一大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化妆品企业、保健食品企业投资建厂。目前岷县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已达117户,从业人员5000人。有图为岷县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4年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及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乌镇变身“互联网+”样本。图8为乌镇交通示意图及乌镇气候资料图。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内河网和主干道中和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房屋临河而建。图9为乌镇民居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4年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及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乌镇变身“互联网+”样本。图8为乌镇交通示意图及乌镇气候资料图。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内河网和主干道中和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房屋临河而建。图9为乌镇民居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4年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及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乌镇变身“互联网+”样本。图8为乌镇交通示意图及乌镇气候资料图。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内河网和主干道中和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房屋临河而建。图9为乌镇民居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4年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及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乌镇变身“互联网+”样本。图8为乌镇交通示意图及乌镇气候资料图。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内河网和主干道中和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房屋临河而建。图9为乌镇民居图
4.多选题- (共1题)

A.图I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
B.图II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
C.图III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 |
D.图IV用于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
5.实验题- (共1题)



1-萘酚 1-乙氧基萘
(1)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 。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

(4)某同学推测经提纯的产品可能还含有1-萘酚、乙醇、硫酸和水等杂质,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检验,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用金属钠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 | 取少量经提纯的产品于试管A中,加入金属钠 | 若 ,则产品纯净; 若 ,则产品不纯。 |
②检验经提纯的产品是否含有1-萘酚 | | 若 ,则含有1-萘酚; 若 ,则不含1-萘酚。 |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