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11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综合题(共2题)

1.
在中学化学中铁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定量的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后所得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溶液X。取少量X溶液两份,一份加入KSCN溶液时,溶液显红色;另一份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时,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试分析:
①溶液X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应该是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金属阳离子产生的原因
③酸性KMn04溶液紫色褪去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含铬化合物有毒,通常是将废水中+6价铬(如Cr2O2—7)用还原剂还原成Cr3+,再调节溶液pH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而除去。工业上有一种电解除Cr2O2—7的方法:将含K­2Cr2O7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进行电解。
试分析该电解除Cr2O2—7的方法中: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电解时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
③该方法能除去Cr2O2—7的原理是
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A—G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请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所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D元素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AC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该分子中A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B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A、C的气态氢化物的溶解度,原因是
(4)基态G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乙二胺(结构简式为H2N—CH2一CH2—NH2)分子中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G2+与乙二胺可形成配离子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编号)。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5)化合物EF[F(AB)6]是一种常见的蓝笆晶体,其中的AB与B2为等电子体,则、AB的电子式为  。下图为该蓝色晶体晶胞的(E+未画出),该蓝色晶体的一个晶胞中E+的个数为   个。

2.工业流程(共1题)

3.
下图是工业上生产碳酸锂的部分工艺流程,请根据流程图及已知信息回答问题。


③几种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滤渣1中分离出Al2O3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括号表示加入的试剂,方框表示所得到的物质。写出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各物质,步骤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写出生成滤渣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Na2CO,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
(4)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下。
①将粗产品Li2CO3溶于盐酸作用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半透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电解后向产品LiOH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溶液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推断题(共1题)

4.
I.物质A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已知该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23倍,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8%,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1)由A→B的反应类型是
(2)D的红外光谱表明分子内除C—H键、C—C键外还含有两个C—O单键,反应①中D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1:l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则D的结构简式是
II.化合物E和F是药品普鲁卡因合成的重要原料。普鲁卡因的合成路线如下:

(3)由甲苯生成物质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丁的结构简式为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6)普鲁卡因有两种水解产物戊和己,且戊与甲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符合下列条件的戊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包含戊)。
a.分子结构中含苯环,且每个苯环有2个侧链
b.分子结构.中一定含官能团—NH2,且—NH2直接与碳原子相连
戊经聚合反应可制成的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宇航等领域。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选择题(共7题)

5.如图,三角形ABC中,∠C=90°,AC=3,AB=6,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6.如图,三角形ABC中,∠C=90°,AC=3,AB=6,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7.如图,三角形ABC中,∠C=90°,AC=3,AB=6,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8.如图,三角形ABC中,∠C=90°,AC=3,AB=6,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9.

It's{#blank#}1{#/blank#}o'clock.

Let's{#blank#}2{#/blank#}  {#blank#}3{#/blank#}

10.下列各数:﹣ {#mathml#}3{#/mathml#} , {#mathml#}27{#/mathml#} ,3.14, {#mathml#}643{#/mathml#} ,0.70701,π,2.030030003…(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增加1个0),其中无理数有(   )
11.如图,AB∥CD,则根据图中标注的角,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5.单选题(共2题)

12.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B.乙醇和苯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3.
下列除杂方法合理的是
A.C2H6中混有的C2H4,可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溴水,然后用碱石灰干燥
B.CaCO3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C.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可以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D.H2S中混有的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除去

6.实验题(共1题)

1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一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实验方案:
问题讨论:(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实验中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mL2.0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 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
(探究二)实验方案:称量x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4)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g,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x、y代数式表示)。
[探究三]实验方案:
问题讨论:(6)同学们拟选用下边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
a接 。(填接口字母,仪器不一定全选。)

(7)同学们仔细分析(6)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后,又设计了下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如上右图,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mL。
③与上左图装置相比,用(6)中连接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容易引起误差的原因是   (任写一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