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H+、Na+、Al3+、Ag+、Ba2+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kJ·mol-1.请写出表示相同条件下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若25℃时,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比是_______________;将C与醋酸混合,醋酸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5)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溶液的pH____________.
(6)向(5)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___g。
阳离子:H+、Na+、Al3+、Ag+、Ba2+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kJ·mol-1.请写出表示相同条件下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若25℃时,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比是_______________;将C与醋酸混合,醋酸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5)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溶液的pH____________.
(6)向(5)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___g。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胆矾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工业上它也是一种制取其它含铜化合物的原料,现有废铜(主要杂质为Fe)来制备胆矾。有人设计了如下流程:

pH值控制可参考下列数据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A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稀H2SO4b.浓H2SO4、加热 c.浓FeCl3溶液 d.浓HNO3
(2)Ⅰ中加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中加Cu2(OH)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Ⅲ加热煮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中加H2SO4调节pH=1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工程师认为上述流程中所加的A物质并不理想,需作改进,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若你是工程师,将对所加的A物质作何改进?请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值控制可参考下列数据
物质 | 开始沉淀时的pH值 | 完全沉淀时的pH值 |
氢氧化铁 | 2.7 | 3.7 |
氢氧化亚铁 | 7.6 | 9.6 |
氢氧化铜 | 5.2 | 6.4 |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A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稀H2SO4b.浓H2SO4、加热 c.浓FeCl3溶液 d.浓HNO3
(2)Ⅰ中加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中加Cu2(OH)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Ⅲ加热煮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中加H2SO4调节pH=1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工程师认为上述流程中所加的A物质并不理想,需作改进,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若你是工程师,将对所加的A物质作何改进?请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4题)
3.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
C.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应类型相同 |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子组成为C4H10O的醇有4种
②1molCH≡CH与足量的HCl加成后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完全共需4molCl2
③(CH3)3CCH2CH3的一氯代物有3种
④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①分子组成为C4H10O的醇有4种
②1molCH≡CH与足量的HCl加成后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完全共需4molCl2
③(CH3)3CCH2CH3的一氯代物有3种
④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A.①②③④全正确 | B.只有①②③正确 |
C.只有①③正确 | D.只有①③④正确 |
5.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B.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氯乙烯 |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
D.针对病毒性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
6.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其中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元素代号 | X | Y | Z | M | N | P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43 | 0.075 | 0.074 | 0.152 | 0.099 |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 +1 | +3 | +5、-3 | -2 | +1 | +7、-1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其中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X、N元素的金属性:X>N |
B.Y、M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工业冶炼Y的原料 |
C.X单质在M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39g中共含有0.5NA个阴离子 |
D.标准状况下1L 1mol·L-1的YP3溶液中含有NA个Y3+离子 |
4.选择题- (共4题)
9.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blank#}1{#/blank#}.
5.实验题- (共1题)
11.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生成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
①NO+NO2+2OH-=2NO2-+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 -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向右连接):A→C→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的硫酸后, 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氮氧化物: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CH4将NO2还原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O+NO2+2OH-=2NO2-+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 -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向右连接):A→C→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的硫酸后, 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氮氧化物: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CH4将NO2还原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