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06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推断题(共1题)

1.
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孟烷和耐热型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PMnMA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

②0.01molC质量为1.08g,能与饱和溴水完全反应生成3.45 g白色沉淀,E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③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1,G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为 ;F的官能团结构简式为   ;C的结构简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   
a.B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C不存在芳香族醛类同分异构体
c.D的酸性比E弱
d.F不能使溴水褪色
(3)①E和G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②PMnMA的结构简式为 ,由H生成该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为
(4)G的能水解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 种,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即可)

2.综合题(共1题)

2.
A、B、C、D、E、F、G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E与C同主族,F-、D+、A+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AF常温下为气体,G的基态原子核外M能层填满电子,N能层只有1个电子。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B、C、E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2)A与C可形成1 8电子分子,其水溶液中滴人少量氯化铁溶液时有大量气泡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化合物由上述七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为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其中化学键类型为     ;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呈中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0.3molG的低价氧化物能与   mol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设还原产物只有BO)。
(5)卫星零射时可用B2A4为燃料,l mol气态B2A4在适量C2中燃烧,生成B2和气态A2C,放出534 kJ的热量,l mol液态A2C完全气化需吸收44 kJ热量。请写出气态B2A4在C2中燃烧生成B2和液态A2C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工业流程(共1题)

3.
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分子筛筛分作用见下图。由于分子筛具有吸附能力高,热稳定性强等其它吸附剂所没有的优点,使得分子筛获得广泛的应用。某种型号的分子筛的工业生产流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在加NH3·H2O调节pH的过程中,若pH控制不当会有Al(OH)3生成,假设生产流程中铝元素和硅元素均没有损耗,钠原子的利用率为10%。
(1)分子筛的孔道直径为4A(1 A=10-10m)称为4A型分子筛,当Na+被Ca2+取代时就制得5A型分子筛,当Na+被K+取代时就制得3A型分子筛。要高效分离正丁烷(分子直径为4.65A)和异丁烷(分子直径为5.6A)应该选用 型分子筛。
(2)A12(SO4)3溶液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生产流程中所得滤液里含有的离子除H+、OH-外,主要为     ;检验其中金属阳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4)加NH3·H2O调节pH后,加热到90℃并趁热过滤的原因可能是    
(5)该生产流程中所得分子筛的化学式为  

4.单选题(共3题)

4.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Mg2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42x-
C.充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阴极反应为Mg2+2e=Mg
5.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检验有乙烯生成
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和吸收氨气
C.装置丙可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D.装置丁可用于除去溴苯中的溴
6.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使用无磷洗涤剂 ②垃圾分类处理   ③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④使用清洁能源   ⑤使用化肥、农药 ⑥使用无氟冰箱
A.①②④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

5.选择题(共5题)

7.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些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   )

8.小红正对着平面镜,当平面镜平行于小红左右移动时,以小红为参照物,像是{#blank#}1{#/blank#}(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过程中像的大小{#blank#}2{#/blank#}.
9.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

10.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这说明通过{#blank#}1{#/blank#}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blank#}2{#/blank#}(选填“减少”、“增大”或“不变”)

6.实验题(共1题)

12.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CO2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①蒸馏水②3%H2O2溶液③氧化铜④1.0mol/L盐酸⑤浓硫酸⑥1.0mol/LNaOH溶液⑦澄清石灰水⑧0.5 mol/LCuSO4溶液⑨2%KSCN溶液⑩苯酚溶液
I.若用一套连续实验装置检验气体产物中CO的存在,并验证检验过程中有CO2生成,应选用的试剂为(按先后顺序把所选试剂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Ⅱ.探究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有Fe;
假设2:只有FeO;
假设3:
(2)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验证
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过滤分离出不溶固体。
步骤2:取少量上述不溶固体放人试管中,加入足量 溶液,充分振荡。若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    成立;若有暗红色固体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3:取步骤2所得暗红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振荡后静置。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   成立;若溶液呈 ,则假设3成立。
(3)问题讨论
若固体产物中FeO含量较少,用步骤3方法难以确定。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假设3成立(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与结论):  
Ⅲ.拓展与延伸
有资料介绍“在含Fe2+的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假设溶液中的+3价铁还能被氯水氧化为更高价的FeO4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