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已知:①两个醛分子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②C的分子式为C7H8O,能与钠反应,不与碱反应,也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1)上述合成过程中,有机物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填写序号)。
a.酯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氧化反应 e.还原反应
(2)写出结构简式。C: ; A: 。
(3)H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
(4)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所
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 ;反应④ 。
(2)写出结构简式:B ;E 。
(3)在D转化为E的过程中可能生成了一种高分子化合物G,写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以下是由CH3CH=CHCOOH制备CH3CH=C(COOH)2的合成路线。

①写出Ⅲ的结构简式: ;
②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2.计算题- (共1题)
(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
①测得某黄铜矿(CuFeS2)中含硫20%(质量分数),求该矿石含铜的质量分数。
②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
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用100 mL滴有淀粉的
蒸馏水全部吸收SO2,然后取10mL吸收液,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用去标准碘溶液的体
积为20.00mL。求该黄铜矿的纯度。
(2)将FeS和Fe2O3的混和物56.6 g,用足量稀H2SO4溶解后可得3.2 g硫,原混和物中FeS的质量。
(3)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SO3和O2。已知: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
化钠溶液吸收。利用下图装置加热无水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若无水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 g,
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装置 | A(试管+粉末) | B | C |
反应前 | 42.0 g | 75.0 g | 140.0 g |
反应后 | 37.0 g | 79.0 g | 140.5 g |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硫化钠是用于皮革的重要化学试剂,可用无水Na2SO4与炭粉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Na2SO4+ 4C


a.若在反应过程中,产生CO和CO2混合气体为2mol,求生成Na2S的物质的量。
b.硫化钠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成Na2SO3,甚至是Na2SO4,现将43.72g部分变质的硫化钠样品溶于水中,加入足量盐酸后,过滤得4.8g沉淀和1.12L H2S 气体(标准状况,假设溶液中气体全部逸出),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后过滤得2.33g沉淀,分析该硫化钠样品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
3.单选题- (共10题)
A.Na2O2与H218O反应时生成18O2气体 |
B.向2SO2(g)+O2(g)![]() |
C.CH3COOH和CH3CH218OH发生酯化反应时,产物水的分子式为H218O |
D.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H218O的水时,阳极会产生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氧分子 |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电极反应为:2OH﹣﹣2e﹣=H2↑+O2↑ |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也相同 |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图),电解槽中石墨极为阳极,铁为阴极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酪氨酸能与含1molHCl的盐酸反应,又能与含2molNaOH的溶液反应 |
B.酪氨酸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和缩聚反应 |
C.1mol对羟苯丙酮酸最多可与4molH2反应 |
D.1mol尿黑酸最多可与含3molBr2的溶液反应 |
白磷

A.白磷转化为黑磷是吸热反应 | B.黑磷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 |
C.白磷转化为黑磷是氧化还原反应 | D.黑磷能导电 |
A.沸点:正戊烷>异戊烷 | B.密度:CH3CH2CH2Cl>CH3CH2Cl |
C.熔点:CH3CH2CH2Cl>CH3CH2Cl | D.水溶性:CH3CH2OH>CH3CH2CH2CH2OH |
A.维持人体中血液的pH值稳定的主要离子是HCO3- |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C.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
D.酿酒过程中,淀粉水解后即得乙醇 |
A.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 |
B.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
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SiH4<H2S<HCl |
D.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NO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
B | Cl2 | NaBr溶液 | 溶液呈橙黄色 | 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
C | SO2 | 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D | NH3 | Mg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NH3有碱性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19题)
操作顺序为:
①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划分为五等分;
②导管A处先用止水夹夹住,再在燃烧匙放少许红磷,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里,塞紧橡皮塞;
③等燃着的红磷自行熄灭后,振荡集气瓶,使瓶内温度降至室温;
④打开止水夹A,可见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
问:
操作顺序为:
①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划分为五等分;
②导管A处先用止水夹夹住,再在燃烧匙放少许红磷,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里,塞紧橡皮塞;
③等燃着的红磷自行熄灭后,振荡集气瓶,使瓶内温度降至室温;
④打开止水夹A,可见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
问:
安装即热式热水器时必须使用厂家配带专用花洒,热水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能调节水流量控制水温,致使水温达到预定的效果;
即热式热水器是即开即用的,出热水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它的功率一般是在四千到八千瓦之间,才能够保证其充足的水量及舒适的温度,安装的要求是必须要达到以下两个条件的:
第一点: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粗的国标铜芯线;
第二点:就是老式的机械表需要5(20)安的,而新式的电子表则是需要5(40)安的.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铜和氧气能够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
e根据数据h列出公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注:A容器内的固态物质、惰性电热板、活塞部分所占体积忽略不计,活塞与玻璃容器之间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计)
[查阅资料]白磷的温度达到40℃就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红磷的要达到240℃才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设计实验]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步骤与现象]
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⑤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与交流]
为了比较物质的吸热升温现象,小明做了以下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内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c水=4.2×103 J/(kg•℃)].
5.多选题- (共2题)



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CO2气体 |
B.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 |
C.该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 |
D.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
A.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物质的量的比为l:l |
B.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比为2:1 |
C.吸收CO2后的溶液中一定有Ba(HCO3)2 |
D.吸收CO2后的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11.82 g |
6.填空题- (共1题)

(1)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其原子核外有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已知元素周期表中,镓(31Ga)与铝元素同一主族,写出Ga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
(3)镓(Ga)有两种天然同位素,一种是

(4)为促进反应的进行,实际生产中需加入焦炭,其原因是 。
7.实验题- (共2题)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发生装置中除圆底烧瓶和导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装置A中盛有的试剂是 ,作用是 。
(3)若D中品红溶液褪色,则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证明FeBr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填操作方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吸收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尾气。经分析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呈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CO32- 和SO42-,对于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研究小组提出以下3种假设。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只存在ClO-;假设3: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5)学习小组判断同时存在SO32-和ClO-是不可能的理由是 。
38.现限选以下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a.3 mol/L H2SO4
b.0.01 mol/L KMnO4
c.1 mol/L BaCl2溶液
d.淀粉碘化钾溶液
e.酚酞试液
步骤一;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装于A、B
两试管中。
步骤二:向A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 (填序号),若溶液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则假设
1成立。
步骤三:向B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填序号),若溶液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则假设2
成立。
2NH3(g)+CO2(g)

(1)如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

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2)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 _。
(3)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
(4)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 常压加热烘干 b. 高压加热烘干 c. 真空40 ℃以下烘干
(5)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________ ;浓硫酸的作用: 、______________ _。

(6)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 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___________。(精确到2位小数)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9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