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
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
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并加垫石棉网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
D.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 |
5.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以直接用大量的水冲洗 |
B.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
C.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的安全警示标记 |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
6.
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 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解在1 L水中
B. 称取25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C. 称取25 g胆矾溶解在1 L水里
D. 将16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A. 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解在1 L水中
B. 称取25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C. 称取25 g胆矾溶解在1 L水里
D. 将16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3题)
9.
下列括号内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量:36.5 密度:1.2 g/mL HCl质量分数:36.5%)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的稀盐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
①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该仪器上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 (填字母)。
A.温度 B.浓度 C.容量 D.压强 E.刻度线
②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大”、填B表示“偏小”、填C表示“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
b.量筒量取浓盐酸后又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____)
(4)①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 mol·L-1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 g氢氧化钠的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____mL盐酸。
②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g 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量:36.5 密度:1.2 g/mL HCl质量分数:36.5%)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的稀盐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
①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该仪器上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 (填字母)。
A.温度 B.浓度 C.容量 D.压强 E.刻度线
②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大”、填B表示“偏小”、填C表示“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
b.量筒量取浓盐酸后又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____)
(4)①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 mol·L-1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 g氢氧化钠的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____mL盐酸。
②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g 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10.
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物质,将其分离或提纯方法序号填在横线上。
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升华、③加热分解、④蒸馏、⑤结晶
(1)除去氢氧化钙溶液中悬浮的碳酸钙颗粒__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固体__________。
(4)除去氯化钾中含有的氯酸钾____________。
(5)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____________。
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升华、③加热分解、④蒸馏、⑤结晶
(1)除去氢氧化钙溶液中悬浮的碳酸钙颗粒__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固体__________。
(4)除去氯化钾中含有的氯酸钾____________。
(5)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____________。
11.
某厂排出的废液主要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银,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2)固体A、滤液B、C的主要成分: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3)Z处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A、滤液B、C的主要成分: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3)Z处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2.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下列三套(Ⅰ、Ⅱ、Ⅲ)均可以用来测量气体的体积

(1)用该装置Ⅰ测定镁带与盐酸反应制氢气的体积,下列操作会导致数据偏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镁带中混有铝 b.镁带称量时没有用砂纸擦去氧化膜 c.液体量瓶读数时俯视 d.装置漏气
(2)某同学用装置Ⅱ测定常温下产物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Y型试管A为反应器,B中量气管的构造和滴定管类似,C为水准管。提供反应试剂:碳酸钙固体、碳酸钠固体、盐酸、硫酸溶液,因此B管中所装液体是________,若选择硫酸进行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3)相对于装置Ⅰ、Ⅱ,装置Ⅲ测量气体的体积时精确度不高,请写出一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

(1)用该装置Ⅰ测定镁带与盐酸反应制氢气的体积,下列操作会导致数据偏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镁带中混有铝 b.镁带称量时没有用砂纸擦去氧化膜 c.液体量瓶读数时俯视 d.装置漏气
(2)某同学用装置Ⅱ测定常温下产物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Y型试管A为反应器,B中量气管的构造和滴定管类似,C为水准管。提供反应试剂:碳酸钙固体、碳酸钠固体、盐酸、硫酸溶液,因此B管中所装液体是________,若选择硫酸进行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3)相对于装置Ⅰ、Ⅱ,装置Ⅲ测量气体的体积时精确度不高,请写出一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