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99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推断题(共1题)

1.
药物萘普生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⑴写出萘普生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⑵物质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⑶若步骤①、④省略,物质A与CH3CH2COCl直接反应除生成G()外,最可能生成的副产物(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⑷某萘()的衍生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取代基,且取代基在同一个苯环上;X在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含萘环的水解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写出X可能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⑸已知:RCOOHRCOCl。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和乙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2=CH2CH3CH2BrCH3CH2OH

2.工业流程(共1题)

2.
某铝土矿中主要含有Al2O3、Al(OH)3、AlO(OH),还含有Fe2O3等杂质。利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后的铝土矿碱浸时应在高温下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
(2)AlO(OH)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稀释、结晶过程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加Al(OH)3晶核的目的是促进Al(OH)3的析出。上述“稀释、结晶”工艺,也可用通入足量的________气体的方法来代替。
(4)浓缩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该杂质可通过苛化反应除去,写出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该生产流程能实现________(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

3.选择题(共10题)

3.至2017年,92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国的国家象征已经65年了,但国家最高权力却始终掌握在议会手中。这种政治体制的法律依据是(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的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的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趕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省农村发生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其中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俊昌、严宏昌等18户农民是最初响应这次变革的。

材料三: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从武昌、深圳、珠海到上海等地,一路大讲改革开放,反复强调改革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不改革谁下台。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的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的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趕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省农村发生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其中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俊昌、严宏昌等18户农民是最初响应这次变革的。

材料三: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从武昌、深圳、珠海到上海等地,一路大讲改革开放,反复强调改革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不改革谁下台。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的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的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趕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省农村发生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其中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俊昌、严宏昌等18户农民是最初响应这次变革的。

材料三: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从武昌、深圳、珠海到上海等地,一路大讲改革开放,反复强调改革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不改革谁下台。

7.二战中一德国老兵回忆说:“9月13日我们的队伍突入市区,攻占了市中心的玛玛耶夫岗。双方开始逐街逐楼逐屋地争夺厮杀,光是火车站一个地方,双方就先后易手十多次。……我感到战斗打到这种程度时已经不再是一场争夺战略要地的单纯的军事行为。正是因为这个城市名称的象征性意义,希特勒和斯大林都下定了拼死争夺的决心,一个坚决要征服,一个誓死不放弃……”上述内容描述的战役是(  )
8.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了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件事的深层意义是(  )
9.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了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件事的深层意义是(  )
10.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1.估一估,得数最小的桃子是(   ).

12.下面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4.单选题(共4题)

13.
一种塑料抗氧化剂C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B.物质B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抗氧化剂C中是否含有CH3(CH2)17OH
D.1mol抗氧剂C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14.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不存在K
C.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D.向含X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现象,说明X中一定不含醛基
15.
资源的回收和合理利用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乙醇
B.通过铝热反应回收金属铝
C.回收地沟油,水解制氨基酸
D.直接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1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NH4Cl的电子式:Cl
B. 2-戊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CHCH3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质子数为94、中子数为144的钚(Pu)原子:

5.多选题(共1题)

1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铜时,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
C.一定温度下,反应2Mg(s)+CO2(g)=2MgO(s)+C(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D.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6.填空题(共1题)

18.
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共有7个能级,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X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在气体分析中,常用X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其化学反应如下:
2XCl+2CO+2H2O=X2Cl2·2CO·2H2O
⑴X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⑵C、H、O三种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⑶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与CO为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②该配合物中氯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③在X2Cl2·2CO·2H2O中,每个X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配位键,在图中用“→”标出相应的配位键    
⑷XCl的晶胞如图所示,距离每个X最近的Cl的个数为    

7.实验题(共1题)

19.
2-苯基-2-丁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溴苯为原料合成该中间体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装置)

装置Ⅰ 装置Ⅱ
(实验步骤)
步骤1:将镁条置于装置Ⅰ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00 mL乙醚(ρ=0.71g·cm-3),在冷却条件下缓缓滴入溴苯,微热并加入一小块碘引发反应①。
步骤2:滴加14.2 mL丁酮和30 mL乙醚混合物,发生反应②;滴加入20%的NH4Cl水溶液,发生反应③。
步骤3:分出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用无水CaCl2干燥。
步骤4:用装置Ⅱ先蒸出乙醚,再蒸馏出产品。
⑴步骤1中加入碘的作用是    
⑵装置Ⅰ中滴加液体所用的仪器的名称是    ,反应②需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醚,其目的是    
⑶步骤三中分离出油层的具体实验操作是    
⑷装置Ⅱ采用的是减压蒸馏,实验时需将吸滤瓶需连接    ;采用这种蒸馏方式的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