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利用下列装置,可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
B.若X为铜棒,开关K置于A处,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为2NaCl+2H2O![]() |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在铁棒附近滴入铁氰化钾溶液可看到溶液变血红色 |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向食盐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可看到碳棒附近先变红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中含有的苯酚杂质可通过加入足量溴水后过滤的方法而除去 |
B.苯乙烯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 |
C.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1:1 |
D.分子式为C5H10O2且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有1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些纳米材料的制备,冶金工业中的选矿,石油原油的脱水,塑料、橡胶及合成纤维等的制造过程都会用到胶体 |
B.植物油、脂肪、矿物油、人造奶油的主要成分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
C.首先在实验室制得金属钠的科学家是戴维,同时他还制得了金属镁 |
D.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科学家可以利用蓝绿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从而利用氢能 |
4.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且X、Y、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等于Z元素的核电荷数,X与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常见金属元素Z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百度”搜索知,Y、Z形成的化合物“室温下强度高,……。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由此可推测该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 |
B.化合物YW3水解产物之一具有强氧化性,由此可知Y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 |
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X5是一种是否存在尚待确证的化合物,假如存在,该物质与水反应必然生成气体X2,同时得到一种弱碱溶液 |
D.因为Z的氧化物熔点很高,不适宜于电解,故工业上常用电解Z与W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
B.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较Cu2+小 |
C.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
D.银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容易爆炸 |
2.选择题- (共4题)
3.填空题- (共3题)
10.
(1)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
A.NaCl B.KBr C.NaF D.KI
(2)基态铬(Cr)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这样排布使整个体系能量最低,原因是 。
(3)氨水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氢键,其中与“氨极易溶于水”这种性质相关的氢键可表示为: ④ 。
下列各项中与氢键有关的是 。
a.甘油与水互溶 b.HBr的沸点高于HCl c .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d.水分子比硫化氢分子稳定 e.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不能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4)下列物质的晶体中含有阳离子的是 ,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
A.K B.H2O2C.CH3NH2D.HCOONa E.F2C=CF2F.CO2G.C2HCl2Br
(5)下列各项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Mg>Al B.电负性:P>Ge C.稳定性:AsH3>H2S D.金属性:20X<30Y
A.NaCl B.KBr C.NaF D.KI
(2)基态铬(Cr)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这样排布使整个体系能量最低,原因是 。
(3)氨水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氢键,其中与“氨极易溶于水”这种性质相关的氢键可表示为: ④ 。
下列各项中与氢键有关的是 。
a.甘油与水互溶 b.HBr的沸点高于HCl c .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d.水分子比硫化氢分子稳定 e.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不能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4)下列物质的晶体中含有阳离子的是 ,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
A.K B.H2O2C.CH3NH2D.HCOONa E.F2C=CF2F.CO2G.C2HCl2Br
(5)下列各项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Mg>Al B.电负性:P>Ge C.稳定性:AsH3>H2S D.金属性:20X<30Y
11.
下图是两座工厂的主要生产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生产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上图中“设备A”的作用相当的实验装置是 。

(2)“溶液B”也可以用下列物质中的什么物质代替? 。
a.KAl(SO4)2·12H2O b.ClO2c.大量O3d.K2Cr2O7 e.活性炭
(3)聚氯化铝在生产过程中作 剂,其作用是 ,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化学原理如下(用Al3+代表聚氯化铝): 。
(4)上图中下方的工厂主要生产两种气体和一种常见强碱,通常称为 工业。
(5)加入“三种试剂”主要是为了除去粗食盐水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按加入的先后次序写出化学式 。
(6)制取“溶液B”的方法现在已作了改进,其原理图,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

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上图中“设备A”的作用相当的实验装置是 。

(2)“溶液B”也可以用下列物质中的什么物质代替? 。
a.KAl(SO4)2·12H2O b.ClO2c.大量O3d.K2Cr2O7 e.活性炭
(3)聚氯化铝在生产过程中作 剂,其作用是 ,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化学原理如下(用Al3+代表聚氯化铝): 。
(4)上图中下方的工厂主要生产两种气体和一种常见强碱,通常称为 工业。
(5)加入“三种试剂”主要是为了除去粗食盐水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按加入的先后次序写出化学式 。
(6)制取“溶液B”的方法现在已作了改进,其原理图,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

12.
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人们使用更多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1)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用的是钠钾合金,其常温下是 态(填气、液、固)。把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的0.2mol的此合金安全地加入到重水(D2O)中,产生的气体物质所含的中子数为 。
(2)镁铝合金是经常见到的轻质合金。剪一块合金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MgO和Al2O3外,最有可能生成的第三种物质的电子式是 。当一块5.1g的镁铝合金薄片溶于3.6 mol·L-1的200ml 的硫酸溶液中,至少需加入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mL至沉淀质量不再改变,如整个过程中有0.5mol 的电子发生转移,则合金中M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3)①有一种铜的合金即黄铜(可看作是Cu和Zn),可分别用酸溶法或碱溶法来分离该两种金属,其中把该合金投入到稀盐酸中,发现产生气泡的速度比用锌与盐酸反应制氢气的速度快,其原因是 。
②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pH,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结合下图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 。
(1)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用的是钠钾合金,其常温下是 态(填气、液、固)。把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的0.2mol的此合金安全地加入到重水(D2O)中,产生的气体物质所含的中子数为 。
(2)镁铝合金是经常见到的轻质合金。剪一块合金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MgO和Al2O3外,最有可能生成的第三种物质的电子式是 。当一块5.1g的镁铝合金薄片溶于3.6 mol·L-1的200ml 的硫酸溶液中,至少需加入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mL至沉淀质量不再改变,如整个过程中有0.5mol 的电子发生转移,则合金中M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3)①有一种铜的合金即黄铜(可看作是Cu和Zn),可分别用酸溶法或碱溶法来分离该两种金属,其中把该合金投入到稀盐酸中,发现产生气泡的速度比用锌与盐酸反应制氢气的速度快,其原因是 。
②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pH,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结合下图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 。

4.实验题- (共1题)
13.
K3[Fe(C2O4)3]·3H2O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废铁屑等物质为原料制备,并测定产品的纯度。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 =FeSO4 + H2↑ FeSO4+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
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废铁屑前,往往将其在1.0mol.L-1Na2CO3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其目的是 。然后使用 (填写操作名称)分离并洗涤铁屑。
(2)析出的K3[Fe(C2O4)3]·3H2O晶体可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减压过滤与母液分离。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操作正确的是 。

(3)使用高锰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可以测定所得产品的纯度。若需配制浓度为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240mL,应准确称取 g KMnO4(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所需仪器除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配制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定容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某同学称取2.000g产品,经预处理后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使用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10.00mL。
①实际进行滴定时,往往使用酸化的KMnO4标准溶液,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③该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废铁屑前,往往将其在1.0mol.L-1Na2CO3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其目的是 。然后使用 (填写操作名称)分离并洗涤铁屑。
(2)析出的K3[Fe(C2O4)3]·3H2O晶体可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减压过滤与母液分离。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比布氏漏斗内径略小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 |
B.放入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
C.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蒸馏水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以防倒吸 |
(3)使用高锰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可以测定所得产品的纯度。若需配制浓度为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240mL,应准确称取 g KMnO4(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所需仪器除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配制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定容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某同学称取2.000g产品,经预处理后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使用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10.00mL。
①实际进行滴定时,往往使用酸化的KMnO4标准溶液,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③该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