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39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6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操作⑦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
A 汽油  B 煤油
C 柴油  D 重油
(3)在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4)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F________。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称为________。

2.单选题(共15题)

2.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四氯化碳B.苯C.乙醇D.硝基苯
3.
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44 g乙酸乙酯D.不可能生成90 g乙酸乙酯
4.
区别羊毛和棉花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加入碘水B.浸入水中
C.加稀硫酸水解D.火上灼烧闻气味
5.
将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伸入下列物质中,铜片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乙醇蒸汽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
②除去乙醇中微量的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③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是直接加热蒸馏
④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是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7.
关于化学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C.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D.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8.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都属于过渡元素
B.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9.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了我国研制的各种导弹。导弹之所以有神奇的命中率,是制导弹合金材料中的稀土元素钕(60Nd)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B.的化学性质不同
C.原子中含有60个质子和142个中子
D.都是钕元素的不同核素
10.
下列对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铯除外)B.密度都比水小
C.硬度都很小D.都能导电传热
11.
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原子序数之和为37。下列关于A、B、C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和C位于第四周期B.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7
C.元素B最外层有5个电子D.元素C位于第三周期ⅤA族
12.
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LiIB.NaBrC.KClD.CsF
13.
下列各微粒:①H3O+、NH4+、Na+; ②OH-、NH2-、F-; ③O2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正确组合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
下列各种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水和苯B.水和乙醇C.碘和酒精D.乙醇和汽油
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16.
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利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条件下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的过程
B.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
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
D.石油通过催化裂化或裂解,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

3.实验题(共2题)

17.
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________,仪器 B________。
(2)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 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 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 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________。
(3)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试剂②选用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产生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