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16分)香豆素(结构如下图中Ⅰ所示)是用途广泛的香料,由香豆素经下列图示的步骤可转变为水杨酸。
已知:CH3CH=CHCH2CH3
CH3COOH+CH3CH2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Ⅱ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由乙二酸生成高分子化合物Ⅴ的反应类型为。
(2)下列关于有机物Ⅰ、Ⅱ、Ⅲ、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3)香豆素在过量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Ⅲ的结构简式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设计反应步骤Ⅱ→Ⅲ的目的是 。
(5)化合物Ⅳ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是苯的对位二取代物;②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Ⅱ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由乙二酸生成高分子化合物Ⅴ的反应类型为。
(2)下列关于有机物Ⅰ、Ⅱ、Ⅲ、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1molⅠ最多能和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B.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Ⅱ和Ⅲ |
C.Ⅳ中核磁共振氢谱共有4种峰 | D.Ⅰ、Ⅱ、Ⅲ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3)香豆素在过量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Ⅲ的结构简式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设计反应步骤Ⅱ→Ⅲ的目的是 。
(5)化合物Ⅳ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是苯的对位二取代物;②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SiO2、Al2O3等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 NaFeO2遇水强烈水解。
② Cr2O72-+ H2O
2CrO42-+ 2H+

(1)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2)滤液1的成分除Na2CrO4、Na2SiO3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
生成滤渣1中红褐色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滤液2转化为Na2Cr2O7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4)煅烧铬铁矿生成Na2CrO4和NaFe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以Na2CrO4 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待测液,进行测定溶液中Cl-的浓度。已知: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若用AgNO3溶液滴定NaSCN溶液,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选填编号)
A.NaCl B.K2CrO4C.BaBr2
已知:① NaFeO2遇水强烈水解。
② Cr2O72-+ H2O


(1)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2)滤液1的成分除Na2CrO4、Na2SiO3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
生成滤渣1中红褐色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滤液2转化为Na2Cr2O7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4)煅烧铬铁矿生成Na2CrO4和NaFe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以Na2CrO4 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待测液,进行测定溶液中Cl-的浓度。已知:
银盐 性质 | AgCl | AgBr | AgCN | Ag2CrO4 | AgSCN |
颜色 | 白 | 浅黄 | 白 | 砖红 | 白 |
Ksp | 1.34×10-6 | 7.1×10-7 | 1.1×10-8 | 6.5×10-5 | 1.0×10-6 |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若用AgNO3溶液滴定NaSCN溶液,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选填编号)
A.NaCl B.K2CrO4C.BaBr2
3.选择题- (共2题)
4.单选题- (共2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A. 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5.多选题- (共1题)
7.
已知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戊的化合价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化合价 | -3 | -2 | +1 | -4 | -1 |
A.丙的常见氧化物有两种 |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甲>乙 |
C.丁的氧化物能与戊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
D.原子半径大小:甲<丙 |
6.实验题- (共1题)
8.
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
(4)拓展延伸
①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MnO4-+H+ — Fe3++ Mn2++ H2O,未配平)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
(4)拓展延伸
①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MnO4-+H+ — Fe3++ Mn2++ H2O,未配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