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91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综合题(共1题)

1.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
(1)SO2在烟尘的催化下形成硫酸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NOx和SO2在空气中存在下列平衡: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SO2通常在二氧化氮的存在下,进一步被氧化,生成SO3
①写出NO2和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变化趋势是_____.
(3)提高2SO2+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减少SO2排放的有效措施.
①T温度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0mol SO2和1.0mol O2,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____.
②在①中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的转化率提高的是_____(填字母).
a.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He    b.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 O2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容器的体积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用高效催化剂
e.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温度
(4)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如图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用溶液A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③用含气体B的阳极区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高分子化合物G是作为锂电池中Li迁移的介质,合成G的流程如下:



(1)B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五元环状化合物,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

M—N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E有顺反异构体
b.C能发生加成、消去反应
c.M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苯酚与C反应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e.含有—OH和—COOH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3.工业流程(共1题)

3.
利用工业炼铜后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和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其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ClO溶液,调pH约为3,过滤;
Ⅲ.溶液进行减压蒸发等操作,甩干后送入聚合炉中进行高温聚合,……得到聚合氯化铝。
Ⅳ.将Ⅱ中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再与NaClO和NaOH反应,生成高铁酸钠。
(1)稀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验证炉渣中含有FeO必要的化学试剂为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物质
Fe(OH)3
Al(OH)3
Fe(OH)2
开始沉淀时
1.5
3.4
6.3
完全沉淀时
2.8
4.7
8.3
 
①步骤Ⅱ中加入过量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中,调pH约为3的目的是
(4)该工业流程存在缺点,在步骤Ⅱ伴随着有氯气产生,此反应方程式是
(5)步骤Ⅲ中在减压蒸发与甩干操作之间,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6)在步骤Ⅳ中,若该反应生成166 g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选择题(共3题)

4.下列微生物中,必须进行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是(     )
5.下列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6.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 

5.单选题(共4题)

7.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除杂及收集装置如图所示。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是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中物质
d中收集的气体
A
浓氨水
CaO
浓H2SO4
NH3
B
浓硫酸
Na2SO3
浓H2SO4
SO2
C
饱和食盐水
电石
CuSO4溶液
CH≡CH
D
浓盐酸
MnO2
饱和NaCl溶液
Cl2
 
A.AB.BC.CD.D
8.
下列物质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名称
氢氧化铝
碳酸钠
氢氧化钠
油脂
用途
做抗酸药
去除油污
做调味剂
制造肥皂
 
A.AB.BC.CD.D
9.
第三周期元素,浓度均为0.01 mol/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R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C.Y和R形成的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X和M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7
10.
下列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A.比较Cu、Fe的还原性:铜加入硫酸铁溶液中
B.比较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比较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
D.比较镁的金属性强于铝:取一段除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加入1.0 mol·L-1的盐酸中

6.实验题(共1题)

11.
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 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① 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 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F装置的作用是
②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