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5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90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2题)

1.
500 mL Na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 )=0.3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Na)=0.2 mol·L-1
B.电解后溶液中c(H)=0.2 mol·L-1
C.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 mol电子
D.电解后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2.
俗称“一滴香”的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7O3
B.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2.选择题(共5题)

3.在△ABC中,∠A=90°,点D在线段BC上,∠EDB= 12 ∠C,BE⊥DE,垂足E,DE与AB相交于点F.
4.如图,BC是⊙O的直径,A是⊙O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取CD的中点E,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5.一班种树棵数是二班的2倍,二班种60棵.一班种多少棵?算式是(   )
6.一班种树棵数是二班的2倍,二班种60棵.一班种多少棵?算式是(   )
7.下图中赤道穿过大陆中部的大洲是(  )

3.填空题(共1题)

8.
某配位化合物为深蓝色晶体,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l4:4:5:1:1。其中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为C的二倍,E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1)dn+6nsl,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3)该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配体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C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l:2,两种化合物可任意比互溶,解释其主要原因为  
(5)A元素与B元素可形成分子式为A2B2的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分子具有平面结构,则其结构式为 ,分子中含有 个s键, 个p键。
(6)A元素与E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可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棕黄色固体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题(共1题)

9.
某同学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教材可知,普通锌锰电池的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2)操作③灼烧滤渣时所用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 、泥三角和三脚架;操作③灼烧滤渣中的黑色固体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灼烧前的滤渣中存在的物质有  
(3)往操作④的试管中加入操作③灼烧后所得黑色固体,试管中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据此可初步认定灼烧后的黑色固体为 , 操作④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同学要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含有NH4+,该同学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 (填写操作与现象),则证实滤液中含有NH4+
(5)该同学利用在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的Zn片和石墨电极,设计一个原电池实验,比较铜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限用材料:铜片、锌片、石墨电极、稀硫酸、CuSO4溶液、ZnSO4溶液;
限用仪器:直流电源、电流计、导线、烧杯、试管、盐桥等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
请画出实验装置图,并作相应标注,同时写出正极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