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Ⅰ.2017年08月0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地震后,为防止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消毒剂、漂白剂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次氯酸盐是一些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制取该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SO2反应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但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
当1 mol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1。
Ⅱ.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分析等领域。
(4)海水提溴过程中溴元素的变化如下:

①过程Ⅰ,海水显碱性,调其pH<3.5后,再通入氯气。调海水PH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用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过程Ⅱ,用热空气将溴赶出,再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_____Br2+_______Na2CO3 =______NaBrO3+_____CO2+____。
(5)NaBrO3是一种分析试剂。向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逐滴加入NaBrO3溶液,当加入2.6 mol NaBrO3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
则原溶液中NaI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1)次氯酸盐是一些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制取该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SO2反应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但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
当1 mol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1。
Ⅱ.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分析等领域。
(4)海水提溴过程中溴元素的变化如下:

①过程Ⅰ,海水显碱性,调其pH<3.5后,再通入氯气。调海水PH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用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过程Ⅱ,用热空气将溴赶出,再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_____Br2+_______Na2CO3 =______NaBrO3+_____CO2+____。
(5)NaBrO3是一种分析试剂。向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逐滴加入NaBrO3溶液,当加入2.6 mol NaBrO3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
粒子 | I2 | Br2 | IO3- |
物质的量/mol | 0.5 | 1.3 | |
则原溶液中NaI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2.单选题- (共9题)
2.
现有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石墨电极和如图所示的电解槽。用氯碱工业中的离子交换膜技术原理,可电解Na2SO4溶液生产NaOH溶液和H2SO4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是阴离子交换膜,允许Na+通过 |
B.从A口出来的是H2SO4溶液 |
C.阴极反应式为 4OH--4e-=2H2O+O2↑ |
D.Na2SO4溶液从G口加入 |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X的最低负价与Y的最髙正价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熔点顺序:Z>W |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W) |
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
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的弱 |
5.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己知A、C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B>C>D>A B. B与C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C. C与D不可能形成化合物C2D2 D. B与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A. 简单离子的半径:B>C>D>A B. B与C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C. C与D不可能形成化合物C2D2 D. B与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6.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7.
下列关于下列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等物质的量的①Na②Na2O③Na2O2④NaOH⑤Na2CO3露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变化由小到大的顺序⑤<④<③<①<② |
B.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
C.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无明显现象 |
D.在反应4FeCl2+4 Na2O2+6H2O="4" Fe(OH)3+O2↑+8NaCl中,做氧化剂的过氧化钠和做还原剂的过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8.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A | 向黄色的Fe(NO)3溶 液中滴加氢碘酸 | 溶液变为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B |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下来 |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A12O3且熔点高于Al |
C | 向新收集的酸雨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酸雨中一定含有SO42- |
D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Na2O2没有变质 |
A.A | B.B | C.C | D.D |
9.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
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