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82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推断题(共1题)

1.
(15分) 化合物A和B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B和E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C、D结构中都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B中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X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通过质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2。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化合物Y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
c.化合物C、D互为同系物
d.A与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1 mol A最多消耗2 mol NaOH
(2)X→Y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写出Y→D + 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有两个化学环境相同的甲基,含稠环芳烃的结构单元
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遇FeCl3溶液显色
(5)以X和甲醛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注:合成路线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2.工业流程(共1题)

2.
(14分)高锰酸钾广泛用作氧化剂、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常见的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a.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B.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反应所选用的坩埚不能用
A.石英坩埚 B.铁坩埚 C.瓷坩埚 D.石墨坩埚
(2)步骤③通CO2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能否改用氯化氢    (填“能”或“否”),原因是
(3)步骤④中抽滤得到的固体是
(4)抽滤装置主要由  、安全瓶、抽气泵和布氏漏斗四部分组成,该实验中抽滤时能否用滤纸?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
(5)从滤液⑤得到高锰酸钾的后续操作步骤是____。

3.单选题(共5题)

3.
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研究发现,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备金属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装置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B.若不考虑能量的损失,制备24.0g金属钛,需要消耗金属铝36.0g
C.甲装置工作过程中OH向AgO/Ag极移动;乙装置工作过程中O2向钛网移动
D.乙装置中的石墨电极需要定期更换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紫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都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仪器
B.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在实际生产中,向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D.雾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 有机物(CH3)2CHCH(CH2CH3)(CH2CH2CH3)的名称是:2-甲基-3-丙基戊烷
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某蔗糖酯可以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能得到三种有机产物
D.荧光黄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式为C20H12O5,理论上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2molNaOH,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6.
已知:HClO的Ka=3.0×l0-8;H2CO3的Ka1= 4.3×l0-7,Ka2=5.6×l0-11;Ksp(BaSO4)=" 1.1" ×10-10;Ksp(BaCO3)=" 5.1" ×10-9。下列说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pH相同的NaClO和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前者小于后者
B.常温下,将CH3COONa溶液和稀盐酸混合至溶液pH=7时:
c(Na)>c(CH3COO)>c(Cl) >c(CH3COOH)>c(H)=c(OH)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由此证明NaHCO3溶解度比Na2CO3
D.氯碱工业使用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时,粗盐水中可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所得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42-
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已知完全沉淀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2)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难溶性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B.步骤(5)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C.步骤(6)可以检出钙元素存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D.步骤(8)中A试剂为KSCN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选择题(共3题)

8.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9.如图,某河堤迎水坡AB的坡比i=1: 3 ,堤高BC=5m,则坡面AB的长是(   )

10.将数据652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lank#}1{#/blank#}.

5.实验题(共1题)

11.
(14分)某物质用途广泛,可用作分析试剂、媒染剂、催化剂及化工原料。经测定它含有铁元素,摩尔质量为482g/mol。为进一步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Ⅰ.称取48.20g该物质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显棕黄色。
Ⅱ.取上述溶液50mL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0.1mol/L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后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0.85g;产生的红褐色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灼烧后得4.00g固体。
Ⅲ.另取上述溶液50mL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23.30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中产生气体的电子式   
(2)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用途合理的是   
A.补血剂
B.净水剂
C.含酚废水的检测试剂
D.肥料
 
(3)该物质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金属元素完全沉淀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将SO2气体通入该物质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显血红色,即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存在Fe3+。请评价该实验操作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者“不合理”),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