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ΔH为________。
②120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0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________。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1、497 kJ·mol-1。
N2(g)+O2(g)===2NO(g) ΔH=+180.0 kJ·mol-1。
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___kJ·mol-1。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H、D、T表示同一种核素 |
B.甲烷与正丁烷(CH3CH2CH2CH3)互为同系物 |
C.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
D.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ΔH为________。
②120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0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________。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1、497 kJ·mol-1。
N2(g)+O2(g)===2NO(g) ΔH=+180.0 kJ·mol-1。
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___kJ·mol-1。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海洋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得多种物质.工业上进行海水淡化有多种方法.
(1)蒸馏法是历史悠久,技术和工艺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1是海水蒸馏法装置示意图,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2是膜分离技术进行淡化的原理示意图,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右侧海水中减少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Ⅱ.从海水中提取一些重要的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3)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气体发生反应②,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NA。
(4)过程③到过程⑤的变化为“Br-→Br2→Br-→Br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⑦⑧⑨⑩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6)写出反应④与⑩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蒸馏法是历史悠久,技术和工艺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1是海水蒸馏法装置示意图,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2是膜分离技术进行淡化的原理示意图,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右侧海水中减少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Ⅱ.从海水中提取一些重要的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3)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气体发生反应②,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NA。
(4)过程③到过程⑤的变化为“Br-→Br2→Br-→Br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⑦⑧⑨⑩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A.置换反应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由石油生产A的裂解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合生成一种常见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获得的乙酸乙酯往往含有B、D,为提纯乙酸乙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分离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由石油生产A的裂解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合生成一种常见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获得的乙酸乙酯往往含有B、D,为提纯乙酸乙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分离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流程- (共1题)
4.
工业上可用黄铜矿(CuFeS2)冶炼铜,同时还可得到多种物质。工业冶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
(1)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氧元素和____________。
(2)用少量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主要含Fe2O3、FeO、SiO2、Al2O3)模拟制铁红(Fe2O3),进行如下实验。

①滤液中的阳离子有Fe3+、Fe2+、H+、_____________。
②为确认滤液中含Fe2+,下列实验方案和预期现象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③滤液在酸性条件下,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克铝热剂(氧化铁与铝)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氧元素和____________。
(2)用少量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主要含Fe2O3、FeO、SiO2、Al2O3)模拟制铁红(Fe2O3),进行如下实验。

①滤液中的阳离子有Fe3+、Fe2+、H+、_____________。
②为确认滤液中含Fe2+,下列实验方案和预期现象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 实验方案
| 预期现象
|
a
| 加NaOH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变灰绿再变红褐
|
b
| 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
| 先无明显现象,后变红
|
c
| 加酸性KMnO4溶液
| 紫色褪去
|
d
| 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 溶液先变黄,再变红
|
③滤液在酸性条件下,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克铝热剂(氧化铁与铝)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1题)
9.
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原因 | 结论 |
A | 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
B |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 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C |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 |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D | 蔗糖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 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B.浓硝酸沾到皮肤上能使皮肤变黄,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
C.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 |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
11.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 B.热稳定性:PH3>H2S>HCl |
C.单质氧化性:I2>Br2>Cl2 | D.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
12.
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B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 C |
| B | |
A.A的氢化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B.B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 |
C.C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 |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CH2=CH2+O2![]() |
B.石油分馏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
C.煤干馏的产品很多,属于物理变化 |
D.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是C(s)+H2O(g)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