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东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38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7/3

1.单选题(共15题)

1.
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
①蔗糖②麦芽糖③乙酸丙酯④丙酸丙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
下列制备反应都是一步完成,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由乙烯制溴乙烷B.由苯制硝基苯
C.由苯制六氯环己烷D.由乙烯制乙醇
3.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下层得到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B.反应中乙酸分子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
C.反应中乙醇分子的羟基被取代
D.属于可逆反应
4.
下列过程是可逆的是(  )
A.蛋白质中加浓硫酸后析出蛋白质
B.蛋白质中加硫酸铜后析出白色固体
C.蛋白质中加硫酸铵后析出蛋白质固体
D.蛋白质中加氯化钡后析出白色固体
5.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左边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
B.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
C.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包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ⅥA
6.
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B.都是强还原剂
C.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
7.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
B.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每个主族元素中都是由非金属到金属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
8.
下列物质中均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H2O、NH4ClB.KOH、Na2O2、NH4Cl
C.MgO、CaBr2、NaClD.Na2SO4、HCl、MgCl2
9.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B.H2OC.SiCl4D.PCl5
10.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以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将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得含I-的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
11.
能将硫酸钠、硝酸铵、氯化钾和硫酸铵四种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 (  )
A.氢氧化钡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D.硝酸钡溶液
12.
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13.
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合金,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用于门窗框架上的硬铝B.用于冶炼金属铁的赤铁矿
C.用于生产铁锅的生铁D.用于制造手术刀的不锈钢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海底高压、低温下形成的晶体CH4·nH2O,俗称“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后脱脂棉燃烧,说明二氧化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是放热反应
C.有的物质即使充分燃烧,其产物也会污染环境污染
D.核电厂发电时,是将核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15.
下列关于石油、煤、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2.选择题(共1题)

16.Mrs White is tall and thin. __________ is happy.

3.填空题(共1题)

17.
由于我国煤储藏量相对比石油和天然气丰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将原煤作为燃料燃烧,既严重污染环境,效率又不高,因而国家大力提倡煤的综合利用。实施“煤变油”,其原理之一是先将煤与水蒸气制得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催化合成甲醇或烃类等液态能源。
(1)用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烃(CnHm)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化和液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8.
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的试管中还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装置已连接好,并进行了气密性检验,也装入了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应开始,对B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C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4)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封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易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
(5)B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已知:Ba2+OH+HCO3-=BaCO3↓+H2O)。
(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
(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
[方案三]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分液漏斗中_____(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实验前称取17.90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