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本题16分)
单体液晶(有机物III)应用偶联反应合成:
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机物I的分子式是 、有机物B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由有机物III制备
的反应条件是 。
(3)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C→D的另一生成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B的反应是偶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1 mol有机物Ⅲ最多可与5 mol H2加成
B.有机物Ⅱ可由苯与溴水在Fe作催化剂的条件写合成
C.有机物B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酯化、加聚等反应
D.1 mol有机物A完全燃烧可消耗10 molO2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III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个)
①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同分异构体。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
|
单体液晶(有机物III)应用偶联反应合成:

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机物I的分子式是 、有机物B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由有机物III制备

(3)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C→D的另一生成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B的反应是偶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1 mol有机物Ⅲ最多可与5 mol H2加成
B.有机物Ⅱ可由苯与溴水在Fe作催化剂的条件写合成
C.有机物B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酯化、加聚等反应
D.1 mol有机物A完全燃烧可消耗10 molO2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III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个)
①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同分异构体。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2.单选题- (共3题)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
B.粗铜精炼时,电解液中的c(Cu2+)保持不变 |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
D.向含有少量Fe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入MgCO3,可将Fe3+转化成Fe(OH)3除去 |
4.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8 |
Y | Y与X同周期,且它的一种氧化物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
Z | Z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 |
W | W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电子层数的4倍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X>Y,离子半径:W>Z |
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 Y>X |
C.Y的最高正价含氧酸,可由它的氢化物为原料来制取 |
D.W的单质与X的一种氧化物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
3.选择题- (共4题)
6.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 )
8.图(a)中静脉输液的药液主要是利用{#blank#}1{#/blank#}使液体流出;图(b)中锥子头很尖锐是为了增大{#blank#}2{#/blank#};图(c)中的电热水壶,通过壶外透明玻璃管的液面就可知道水壶内的水位,这是利用了{#blank#}3{#/blank#}原理;图(d)中所示的拦河大坝建成上窄下宽的主要原因是{#blank#}4{#/blank#}.
4.多选题- (共1题)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Al3+和Fe3+ | 分别加入过量NaOH溶液 |
B | 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 | 分别加入浓硝酸 |
C | 证明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通入了SO2 | 将褪色后的溶液再加热 |
D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 | 加饱和NaOH溶液,蒸馏 |
A.A | B.B | C.C | D.D |
5.实验题- (共1题)
10.
(本题16分)Ⅰ。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Ⅱ。饱和的NaHSO3溶液可以与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发生的反应为:
R-CHO + NaHSO3
R-CH(OH)SO3Na
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向正反应方向转化。
(4)利用Ⅰ中装置制取少量NaHSO3溶液,应采取措施,将装置进行部分改变。这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有NaHSO3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溴苯中混有杂质乙醛,欲将此杂质除去,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CH3-CH(OH)SO3Na 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___,将该转化产物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Ⅱ。饱和的NaHSO3溶液可以与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发生的反应为:
R-CHO + NaHSO3

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向正反应方向转化。
(4)利用Ⅰ中装置制取少量NaHSO3溶液,应采取措施,将装置进行部分改变。这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有NaHSO3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溴苯中混有杂质乙醛,欲将此杂质除去,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CH3-CH(OH)SO3Na 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___,将该转化产物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