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与少量硫酸共热后,加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碘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
B.称取一定量已潮解的NaOH,配成一定体积溶液,取该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则盐酸测定浓度偏高 |
C.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可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也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D.往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溶液先浑浊后澄清,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 |
6.
要确定乙酸乙酯与H218O反应后18O在乙酸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A.用所得乙酸与大理石反应 |
B.测定产物中乙酸的物质的量 |
C.测定产物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D.检验乙酸能否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
2.选择题- (共4题)
9.2010年12月2日,以涉嫌诽谤罪被刑事拘留的王某终于恢复自由。王某之所以“引火上身”,在于他多次写信举报同班同学,认为特殊的“高官”家庭背景助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案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关注报道,对于案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材料提及的监督形式包括( )
①信访举报 ②专家咨询 ③舆论监督 ④网上评议政府
①信访举报 ②专家咨询 ③舆论监督 ④网上评议政府
10.2010年12月2日,以涉嫌诽谤罪被刑事拘留的王某终于恢复自由。王某之所以“引火上身”,在于他多次写信举报同班同学,认为特殊的“高官”家庭背景助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案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关注报道,对于案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材料提及的监督形式包括( )
①信访举报 ②专家咨询 ③舆论监督 ④网上评议政府
①信访举报 ②专家咨询 ③舆论监督 ④网上评议政府
11.2010年12月2日,以涉嫌诽谤罪被刑事拘留的王某终于恢复自由。王某之所以“引火上身”,在于他多次写信举报同班同学,认为特殊的“高官”家庭背景助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案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关注报道,对于案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材料提及的监督形式包括( )
①信访举报 ②专家咨询 ③舆论监督 ④网上评议政府
①信访举报 ②专家咨询 ③舆论监督 ④网上评议政府
3.填空题- (共1题)
12.
在有机溶剂里使3 mol PCl5与 3molNH4Cl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释放出12mol的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固体A 1mol;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
(1)PCl5分子中磷原子和氯原子是否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选填“是”或“否”)
(2)固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分子结构测定实验表明,A分子结构中N、P原子组成六元环,且满足P五价,N三价,Cl一价(此处的“价”指成键时共用电子对数目)。画出A的结构式 。
(1)PCl5分子中磷原子和氯原子是否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选填“是”或“否”)
(2)固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分子结构测定实验表明,A分子结构中N、P原子组成六元环,且满足P五价,N三价,Cl一价(此处的“价”指成键时共用电子对数目)。画出A的结构式 。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