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18分)已知:

香豆素的主要成分是芳香内酯A,A经下列步骤转化为水杨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分子中有2个含氧官能团,分别为____和___(填官能团名称),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A、B、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共有8组峰
b.A、B、C均可发生加聚反应
c.1 mol A最多能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5)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类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6)写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以
为原料制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在方框中填出相应的物质,并在括号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香豆素的主要成分是芳香内酯A,A经下列步骤转化为水杨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分子中有2个含氧官能团,分别为____和___(填官能团名称),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A、B、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共有8组峰
b.A、B、C均可发生加聚反应
c.1 mol A最多能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5)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类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6)写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以



2.综合题- (共1题)
2.
(14分)如下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
③常温下,若电解1L0.1 mol·L-1的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④写出过量的E与F溶液中溶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⑦的单质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 | ② | ③ | |
3 | ④ | | ⑤ | | | ⑥ | ⑦ | |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
③常温下,若电解1L0.1 mol·L-1的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④写出过量的E与F溶液中溶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⑦的单质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单选题- (共2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
B.石英玻璃、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
C.做衣服的棉、麻、蚕丝的成分都是纤维素 |
D.牛油和花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相同 |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D、T互为同位素 |
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C.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
D.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
4.实验题- (共1题)
5.
(18分)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2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
③分离提纯: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温度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 g。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应先加 。
(2)加热A前,需先从 (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 (填“上”或“下”)口倒出。
(4)步骤③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 。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 (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117℃ C.135℃ 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 (精确到1%)。

| 相对分子质量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的溶解性 |
正丁醇 | 74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醚 | 130 | 142.0 | 0.7704 | 几乎不溶 |

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
③分离提纯: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温度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 g。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应先加 。
(2)加热A前,需先从 (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 (填“上”或“下”)口倒出。
(4)步骤③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 。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 (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117℃ C.135℃ 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 (精确到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