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毕业班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63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综合题(共2题)

1.
(16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1)氧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的转化如下:

①反应I为:NO+O3=NO2+O2,生成11.2 L O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②反应II中,当n(NO2)∶n[CO(NH2)2]=3∶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硝化法是一种古老的生产硫酸的方法,同时实现氮氧化物的循环转化,主要反应为:
NO2(g)+SO2(g)SO3(g)+NO(g) △H=-41.8 kJ·mol-1
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 kJ·mol-1
写出NO和O2反应生成NO2的热化学方程式  
(3)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CH3OCH3(g)+3H2O(g);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CO(g) +2H2(g)CH3OH(g) △H<0。
在容积均为V L的I、II、III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υ(CO)%如图所示,

此时I、II、III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若三个容器内的反应再经过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化学平衡时,CO转化率最大的反应温度是
(5)据报道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特殊的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时,b极上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16分)查尔酮类化合物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

(1)下列查尔酮类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
B.可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
C.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有红色沉淀生成
 
(2)反应①是制取查尔酮类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化合物III的分子式是 ,1mol化合物III最多能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化合物II可由化合物IV(分子式:C8H10O)在Cu催化氧化下制得,则化合物IV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IV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为芳香族化合物,其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2∶6,则V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4)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请利用类似反应①方法,用丙烯和丙醛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合成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2.工业流程(共1题)

3.
(16分)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由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含少量PbS等)制备钼酸钠晶体的部分流程如下:

(1)焙烧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逆流焙烧”的措施,则该措施的优点是:     
(2)写出焙烧时生成Mo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碱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碱浸液结晶前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SO42。当BaMoO4开始沉淀时,求SO42的去除率(写出计算过程)。已知:碱浸液中c(MoO42)=0.40mol·L-1,c(SO42)=0.040mol·L-1,Ksp(BaSO4)= 1.0×10-10、Ksp(BaMoO4)= 4.0×10=8,加入Ba(OH)2固体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5)下图是碳钢在3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

①碳钢在盐酸和硫酸中腐蚀速率随酸的浓度变化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②空气中钼酸盐对碳钢的缓蚀原理是在钢铁表面形成FeMoO4~Fe2O3保护膜。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碳钢管道缓蚀,除需加入钼酸盐外还需加入NaNO2,则NaNO2的作用     

3.单选题(共3题)

4.
下图为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进入熔融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B.通电后,O2、Cl均向阴极移动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D.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B.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
C.糖类、蛋白质、合成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甲苯、乙烯、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6.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Cl
C.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D.用KSCN溶液检验FeCl2是否已被氧化而变质

4.多选题(共1题)

7.
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T
 
X
Y
Z
 
 
 
 
R
R
 
 
 
A.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IA族
B.五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X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T>Y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ZO4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