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60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综合题(共3题)

1.
(本题共12分)
【小题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列;硫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这2个电子所处亚层的符号是_______;硫、氯元素的原子均可形成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且硫离子的半径更大,请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S8和P4的分子中都只有共价单键,若P4分子中有6个P-P键,则可推断S8分子有________个S-S键;
己知:H-S键键能:339 kJ/mol; H-Se键键能:314kJ/mol。以上键能数据能否比较S,Se非金属性的强弱_______(选填“能”、“否”;下同);能否比较H2S、H2Se沸点的高低_______。
【小题3】在25℃,Na2SO3溶液吸收SO2得到的NaHSO3溶液中c(SO32-)>c (H2SO3),据此断NaHSO3溶液显_____性。
【小题4】在25℃,Na2SO3溶液吸收SO2后,若溶液pH=7.2,则溶液中c(SO32-)=c(HSO3-);若溶液pH=7,则以下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a.c(Na+)=2c(SO32-)+c(HSO3-)
b.c(Na+)> c(HSO3-)> c(SO32-)>c(H+)= c(OH-)
c.c(Na+)+ c(H+)=c(SO32-)+c(HSO3-)+c(OH-)
【小题5】己知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HSO3-+OH-,请用Na2SO3溶液和a试剂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盐类的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a试剂是________,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2.
(本题共12分)南美洲干旱地区有智利硝石,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NaNO3,还含少量NaIO3等可溶盐和不溶物。NaNO3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
36.以下操作可从智利硝石分离出NaNO3: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用NaNO3和浓硫酸反应可以制取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的硝酸会腐蚀橡胶,制取装置中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胶管和胶塞。
38.分离出的NaIO3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I2: 4NaIO3+10NaHSO3→7Na2SO4+3H2SO4+2I2+2H2O
简述从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分离出I2: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SO3过多或过少,I2的产率都会降低,当NaIO3与NaH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6时,I2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
39.智利硝石资源有限(曾引起过南太平洋战争),现在工业上制NaNO3主要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涉及的工业制备有(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____________、制硝酸、__________等;写出工业制硝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题共14分)
49.将7.8gNa2O2加入100g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密度为1.02g/cm3的溶液。
(1)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
50.有KCl、NaCl、Na2CO3的混合物,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150,氯为0.2708,为求算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列了以下关系式:(31.50÷23)+(100-31.50-27.08-x)÷39=(27.08÷35.5)+x÷60X2
解得x=28.25,则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51.含不溶杂质的NaNO3样品,加入一定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情况如下:
温度(℃)
10
40
75
剩余固体质量(g)
201
132
72
 
NaNO3溶解度(g/100g水)如下:
温度(℃
10
40
70
溶解度
81
104
150
 
(1)实验中加入的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原样品中NaNO3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52.在450℃、1.50×107Pa条件下,Na2O与O2反应生成NaO 2,NaO 2可用于应急呼吸面罩:
4NaO2+2CO 2→2Na2CO3+3O24NaO2+2H2O (g)+4CO2→4NaHCO3+3O2
某呼吸面罩中放置了500g NaO2,吸收CO2和H2O(g),每产生18.48L(换算为标准状况)O2时,固体的质量就增加13.30g。计算生成的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

2.单选题(共13题)

4.
如图的装置,左为铁电极,右为石墨电极,a为水或某种溶液。若两电极直接连接或外接电源,石墨上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2H++2e→H2↑ ②O2+4e+2H2O→4OH-③2Cl--2e→Cl2
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
5.
用定量的方法,可用于鉴别邻甲基苯酚和间甲基苯酚的试剂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浓溴水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6.
氨基呈碱性,氨基酸呈两性。把甘氨酸(氨基乙酸)放入一定pH的溶液中,所得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的微粒是①H2NCH2COOH ②H3N+-CH2COOH ③H2NCH2COO- ④H3N+-CH2COO-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
7.
以下实验所用的试剂不合理的是
A.实验目的: 比较Fe3+和Cu2+的氧化性;所用试剂:FeCl3溶液和Cu
B.实验目的: 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所用试剂:MgCl2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
C.实验目的: 比较硫和氯的非金属性;所用试剂:氢硫酸、氯气
D.实验目的:比较苯酚和碳酸的酸性;所用试剂:0.1mol/L苯酚钠、0.1mol/L碳酸钠溶液pH试纸
8.
非金属元素R位于第三周期,其原子的最外层有n个电子,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R原子的电子数为10+nB.R能形成Rn-离子
C.R的最高氧化物为R2On或ROn/2D.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H8-nR
9.
在对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中,确定一个“轨道”的方面包括
①电子层  ②电子亚层 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④电子的自旋状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
10.
根据下表数据,则与HClO3比HClO具有的是
 
Cl-O键键长(pm)
Cl-O键能(KJ/mol)
HClO
170
209
HClO3
157
244
 
A.更高的沸点B.更强的酸性
C.Cl-O断裂放出的能量更少D.更易放出原子氧
11.
含硫单质的水可防治皮肤病,而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要增大硫在水中的分散程度,可将硫先放入溶剂R中,再将所得液体分散在水中,则R可以是
A.CS2B.酒精C.CCl4D.盐酸
12.
碳元素的一种单质的化学式为C68,则关于C68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分子晶体B.可溶于CCl4C.固态可导电D.熔点高于C60
13.
取0.5mL某溶液,要将其中的Fe3+和Cu2+先分离再检验,适宜的方法是
A.纸上层析法B.萃取分液法C.结晶法D.蒸馏法
14.
冶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测得某冶铁高炉煤气的体积分数为CO-0.28;CO2-0.10; N2-0.58,棕色烟尘-0.04(不含氮元素)。若每生产1000kg生铁排放煤气2400 m3,则至少需要补充空气(空气体积分数:N2-0.8 、O2-0.2;气体都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A.1392 m3B.1740 m3C.1920 m3D.2304 m3
15.
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测得的SO2的体积分数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确定
16.
将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木焦油和木炭等,这种加工方法化工生产中称为
A.分馏B.裂化C.裂解D.干馏

3.多选题(共1题)

17.
磷酸分子间脱水会形成多种聚磷酸,它们的钠盐是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将48gNaOH与58.8g固态纯H3PO4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得到79.8g固体A和27g水,则A可能是
A.Na3PO4B.Na4P2O7
C.Na4P2O7和Na5P3O10D.Na3PO4、Na4P2O7和Na5P3O10

4.填空题(共1题)

18.
(本题共12分)艾多昔芬可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小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多昔芬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③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之一遇FeCl3溶液显紫色。
【小题4】请参照合成艾多昔芬的某些信息,完成以下合成路线流程图(在方框内填写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反应条件略去):

5.实验题(共1题)

19.
(本题共12分)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A,为分析A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32.甲实验:用pH计检验A是否为纯净的碳酸氢钠。25℃时,将一定质量的样品A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其pH,还需另一种试剂和水进行对照实验,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33.乙实验:将A配成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A是否为纯净的碳酸氢钠,下表是几组实验的现象:

产生浑浊的原因可能是①A中含有碳酸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丙实验:称取0.736g样品,配置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丁实验:通过受热质量分析法测定A是否为纯净的碳酸氢钠,取10.000g样品置于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中加热,经干燥、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上述操作步骤至少进行______次,当剩余固体质量为____克(保留3位小数)时,证明A为纯净的碳酸氢钠固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