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三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59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综合题(共3题)

1.
近几年来关于氮污染的治理倍受关注。
(1)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化合物X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确定。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
②SCR技术可使NOx与NH3的直接反应,实现无害转化。当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NH4+完全转化为N2,而本身被还原为NaCl。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若处理废水产生了0.448 L N2(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0.5 mol/L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3)某工业废水中含有毒性较大的CN-,可用电解法将其转变为N2,装置如图所示。气体甲是_____(写化学式),电解池中生成N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2.
(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钛的化合物如TiSe2、Ti(NO3)4、TiCl4、酒石酸钛等均有着广泛用途。
(1)写出S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2)酒石酸钛配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酒石酸(结构如图所示)中羧基氧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分别是    ,1 mol酒石酸中π键的数目是    
(3)TiCl4熔点是—25℃,沸点136.4℃,可溶于苯或CCl4,该晶体属于   晶体;NO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4)主族元素A和钛同周期,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B原子的p能级所含电子总数与s能级所含电子总数相等,且其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元素A、元素B和钛三者形成的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3.
(12分)Mn(OH)2常用作油漆催干剂。向MnSO4溶液加入NaOH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制得Mn(OH)2
(1)已知:常温下Mn(OH)2的Ksp=1.0×10-15。如果要使溶液中Mn2+沉淀完全,则应该保持溶液中c(OH)≥    mol·L—1[当c(Mn2+)≤10-5mol/L时,即可认为溶液中Mn2+沉淀完全]。
(2)Mn(OH)2还可以通过MnO2与二氧化硫气体充分接触,再与石灰乳反应制得,写出该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    
(3)一种含Mn2+的结晶水合物组成为AxMnyBz·mH2O(A表示一种阳离子,B表示一种阴离子)。现称取39.10 g晶体配成100 mL溶液X,取20 mL溶液X,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得到896 mL气体(标准状况);另取20 mL溶液X,向其中加入盐酸,无沉淀产生,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固体9.32 g。
①A、B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②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共1题)

4.
(15分)有机物H是合成免疫抑制剂药物霉酚酸的中间体,可由如下路径合成得到。
(1)有机物A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⑦除了得到有机物H外还得到HBr,试剂X的结构简式为    
(4)步骤⑤可得到副产品有机物J,有机物J和有机物F互为同分异构体,
写出有机物J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5)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Ⅰ.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且能够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Ⅱ.是芳香族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已知: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卤素原子难以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HCHO为原料制备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3.单选题(共4题)

5.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OH+CO2=CO32+H2O
B.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Cl2↑+H2↑+2OH
C.向H2O2溶液中加入MnO2:2H2O2+4H++MnO2=O2↑+Mn2++4H2O
D.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沉淀完全: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6.
有机物A、B均为合成某种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中间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A中所有碳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
B.用FeCl3溶液可检验物质B中是否混有A
C.物质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D.1mol B最多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7.
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B)>r(C)>r(D)
B. 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D的弱
C. E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在同周期中最强
8.
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做法有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
A.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
B.用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
C.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D.含H2SO4的废水用BaCl2处理后排放

4.实验题(共1题)

9.
B.[实验化学]茶叶中含咖啡碱,能溶于水、乙醇,更易溶于氯仿(CHCl3),178℃时快速升华。另外茶叶中还含有11% ~12%的丹宁酸,也易升华,易溶于水及乙醇,但不溶于氯仿。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流程如下:
步骤I: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放入下图所示提取器的滤纸筒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用水浴加热,连续提取1.5小时。

步骤Ⅱ: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稍冷后,改成蒸馏装置,回收提取液中的大部分乙醇。
步骤Ⅲ:趁热将瓶中的残液倾入蒸发皿中,拌入3 ~ 4g生石灰粉使成糊状,低温蒸干,并压碎块状物。
步骤Ⅳ:取一只口径合适的玻璃漏斗,罩在隔以刺有许多小孔滤纸的蒸发皿上,小心加热升华,控制温度在180℃左右。当滤纸上出现大量白色毛状结晶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收集升华所得咖啡因。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之前需要将茶叶研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    
(2)溶解抽提时不选择氯仿直接将咖啡碱提取而选用乙醇的原因是   
(3)提取器中虹吸管的作用是    
(4)冷凝器中冷却水从        出(选填“a”或“b”)。
(5)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6)在粗产品中加入生石灰的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