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高考模拟三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57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分)PX是有机物A的英文缩写, 是化工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常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薄膜、药物等,有研究者设计利用其性质合成某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略):

已知:Ⅰ.
Ⅱ.
试回答下列问题:
(1)PX即原料A的结构简式为  
(2)F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反应①、⑥所属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是对苯二甲酸的同系物,分子量比对苯二甲酸大14 ,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c.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6)由A和乙烯为原料可以合成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合成纤维——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3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反应2和反应4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时,这种化合物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巨磁电阻效应)。

(1)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 。在图中,与A原子配位的氧原子数目为
(2)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有 种。
(3)某些钙钛型复合氧化物能够催化NO直接分解为N2和O2,N和O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目比为
(4)下表是几种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和阳离子半径
碳酸盐
CaCO3
SrCO3
BaCO3
热分解温度/℃
900
1172
1360
阳离子半径/pm
99
112
135
 
请解释碳酸钙热分解温度最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伽德罗常数。对金属钙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558pm。又知钙的密度为1.54g·cm-3,则1cm3钙晶体中含有 个晶胞,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列式计算)。

3.工业流程(共1题)

3.
(化学──化学与技术)(15分)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根据题意回答第(1)~(6)题:
(1)实验中需用1mol/L的硫酸800 mL,若用98%的浓硫酸(ρ=" 1.84" g/mL)来配制,量取浓硫酸时,需使用的量筒的规格为
A.10 mL
B.20 mL
C.50 mL
D.100 mL
 
(2)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Mn2++ ClO- + H2O = MnO2↓ + 2H++ Cl-,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滤渣的主要成份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有
(4)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液中Fe3+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40
50
60
70
MgSO4
30.9
33.4
35.6
36.9
CaSO4
0.210
0.207
0.201
0.193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     。“操作I”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便得到了MgSO4·7H2O。
(6)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0 g,得到的MgSO4·7H2O为172.2 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

4.单选题(共3题)

4.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oerner早在1989年就利用吸收光谱在4K温度条件下观察到了单个并五苯()的荧光信号,该项工作被称为里程碑式的贡献。并五苯一氯取代物数目为
A.4B.6C.7D.11
5.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比较非金属性强弱:Cl>C>SiB.制备少量氨气C.实验室制备氯气D.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6.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钙和铁粉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B.二氧化硫有毒所以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
C.碳酸钡不溶于水因此在医疗上用作钡餐
D.当光束通过稀豆浆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实验题(共1题)

7.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___________。
 
a
b
c
d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6)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