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7分)二氧化硫为重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下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2)SO2经催化氧化可生成SO3,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2SO3(g) △H="a" kJ·mol-1
在T1℃时,将2 mol SO2、1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A中,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放出热量98.3 kJ,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_____,T1℃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L·mol-1。若将初始温度为T1℃的2 mol SO2和1 molO2充入容积为2 L的绝热密闭容器B中,充分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在此温度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K2(填“>”、“<”或“=”)。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首先用pH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3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向A中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使溶液恰好呈中性(不考虑氧化性物质和其它酸性物质的影响),则此中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间存在的关系式为:[Na+]=______________;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久置前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业上常用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

上述流程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再生循环利用,该物质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下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2)SO2经催化氧化可生成SO3,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在T1℃时,将2 mol SO2、1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A中,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放出热量98.3 kJ,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_____,T1℃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L·mol-1。若将初始温度为T1℃的2 mol SO2和1 molO2充入容积为2 L的绝热密闭容器B中,充分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在此温度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K2(填“>”、“<”或“=”)。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首先用pH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3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向A中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使溶液恰好呈中性(不考虑氧化性物质和其它酸性物质的影响),则此中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间存在的关系式为:[Na+]=______________;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久置前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业上常用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

上述流程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再生循环利用,该物质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题)
2.
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为电源的正极 |
B.负极反应式 Ag - e-+ Cl-![]() |
C.当电路中电子转移为5×10-5mol时,进入传感器的SO2为 1.12 mL |
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炼铜比高温炼铜更清洁、成本更低 |
B.光分解水制氢气、植物秸秆制沼气、高粱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
C.用福尔马林灭活埃博拉病毒是利用了蛋白质变性原理 |
D.扫描隧道显微技术、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使科学研究迈入更高水平层次 |
4.
X、Y、Z、R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与Z、Y与W同主族,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元素与X元素可以形成18电子的分子,R元素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但不会溶于稀氨水 |
B.Y分别可与X和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且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相同 |
C.Y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
D.原子半径从小到大:X<Y<Z<R<W |
3.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