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实验室灼烧海藻,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填字母)。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铁三脚架 f.酒精灯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填字母)。
(3)小组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如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色;他们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

(1)实验室灼烧海藻,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填字母)。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铁三脚架 f.酒精灯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填字母)。
A.甲苯、酒精 | B.四氯化碳、苯 | C.汽油、乙酸 |

2.单选题- (共9题)
2.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
B.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别人 |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 |
D.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
7.
通过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品,采用恰当的分离提纯方法,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A | KCl溶液(CaCl2) | 加K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 |
B | NaNO3溶液(AgNO3) | 加适量NaCl溶液,过滤 |
C | NaCl溶液(I2) | 加酒精,分液 |
D | KBr溶液(Br2) | 加CCl4,分液 |
A.A | B.B | C.C | D.D |
8.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洗涤沉淀时(如图①),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
9.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 | B.①②③⑤④ | C.②③①④⑤ | D.③⑤②①④ |
3.选择题- (共3题)
12.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阻愈小,它的电导愈大),如测定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 )
13.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阻愈小,它的电导愈大),如测定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 )
4.填空题- (共1题)
1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化学的重点,根据下列实验目的,分别选择相应的实验装置。

(1)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碳酸钠_____。
(2)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钠____。
(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液(两者互溶):___。
(4)从溴水中提取溴_____。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_____。
(6)分离固体食盐和碘的方法____。

(1)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碳酸钠_____。
(2)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钠____。
(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液(两者互溶):___。
(4)从溴水中提取溴_____。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_____。
(6)分离固体食盐和碘的方法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