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一)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42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工业流程(共2题)

1.
氯酸钾(KC1O3)和亚氯酸钾(KClO2 )可以相互转化,KClO2在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生产K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 KC1O2可用于消毒、漂白,是由于其具有________性。
(2)  Ⅱ中反应生成气体a为________,1  mol双氧水反应转移电子为________
(3)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装置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pH降低的一端为________  (填“阴极”或“阳极”)。
(4)C1O2可以用KClO3与草酸在强酸条件下制备,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列举该反应的副产物在农业上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
(5)取31.95g KC1O2试样配成溶液,其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消耗Fe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KClO2变质可分解为KC1O3和KCl,取等质量变质后的KC1O2试样配成溶液,再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无法判断”)。
2.
2014年7月31日中国经济网:河北省开展“环保亮剑”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三废”治理。某工厂废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MgO 、Al2O3、Fe2O3等成分,回收废渣中的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己知:常温下,饱和氨水的pH约为11,金属离子沉淀所需pH数据如表所示:
离子
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所需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溶解时所需pH
Fe3+
3.2
 
A13+
5.3
11.9
Mg2+
12.3
 
 
(1)试剂①为________,试剂②为________;
A. AgNO3B. NaOH C. NH3·H2O D. H2SO4
(2)固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_,溶液F中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
(3)写出固体A与试剂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F中通入过量CO2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加入试剂②,实现溶液D到溶液F的转化,则调节溶液的pH为________。
A.  6    B.  10    C.  12    D.  13
(5)25℃时,按(4)调节pH后测得溶液F中c(Mg2+)=5.6×10-10 mol/L,则氢氧化镁的Ksp=________;
(6)最后一步反应中涉及到两种盐,其中酸式盐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丁苯酞(J)是治疗轻、中度急性脑缺血的药物,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②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G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由甲醛和化合物A经下列步骤可得到2一苯基乙醇:

反应条件1为__________;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综合题(共1题)

4.
1967年舒尔滋提出金属互化物的概念,其定义为固相金属间化合物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如Cu9Al4、Cu5Zn8等.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金属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该金属互化物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基态铜原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二价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在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________;
(3)铜能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类卤素(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
(4)ZnS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在ZnS晶胞中,S2-的配位数为________;
(5)铜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结构如图2,其晶胞边长为a n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________(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4.单选题(共2题)

5.
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16N2O5
B.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6.
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奶瓶比玻璃奶瓶更有利于健康,且更加经久耐用
B.含乙醇、NaClO、H2O2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
C.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碳酸铝是一种应用很广的食品添加剂,可大量添加到馒头、面包等食品中

5.填空题(共1题)

7.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将利用煤制取的水煤气、焦炭、甲醚等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
(1)已知:
①C(s)+H2O(g)═CO(g)+H2(g)△H=+131.3kJ•mol-1
②CO2(g)+H2(g)═CO(g)+H2O(g)△H=+41.3kJ•mol-1
则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有利于正向自发进行;
(2)有人利用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1℃时,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①10~2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3)研究表明:反应CO(g)+H2O(g)H2(g)+CO2(g)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若反应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浓度均为0.020mol•L-1,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4)用CO做燃料电池电解CuSO4溶液、FeCl3和FeCl2混合液的示意图如图Ⅰ所示,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①乙中A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②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Ⅱ所示,则图中③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变化;反应结束后,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________mL 5.0mol•L-1NaOH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2道)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