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5月质检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3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15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1)25℃时,水能按下列方式电离:
H2O+H2OH3O+OHK1=1.0×10-14
OH+H2OH3O+O2K2=1.0×10-36
水中c(O2) =     mol·L-1­­(填数值)。
(2)水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将干燥的碘粉与铝粉混合未见反应,滴加一滴水后升起紫色的碘蒸气,最后得到白色固体。有关该实验的解释合理的是
A.加水使碘和铝粉形成溶液
B.水作氧化剂
C.碘粉与铝粉反应是放热反应
D.水作催化剂
 
(3)铁酸铜(CuFe2O4)是很有前景的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的材料。
ⅰ.某课外小组制备铁酸铜(CuFe2O4)的流程如下:

搅拌Ⅰ所得溶液中Fe(NO3)3、Cu(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6 mol·L-1、 1.3 mol·L-1
①搅拌Ⅰ所得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3   (填化学式)。
②搅拌Ⅱ要跟踪操作过程的pH变化。在滴加KOH溶液至pH=4的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小组同学绘制溶液中c(Fe3)、c(Cu2)随pH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用“A”、“B”填空)。
(已知:Ksp[Fe(OH)3]=2.6×10-39、Ksp[Cu(OH)2]=2.2×10-20

③操作Ⅲ为
ⅱ.在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的过程中,铁酸铜(CuFe2O4)先要煅烧成氧缺位体(CuFe2O4-a),氧缺位值(a)越大,活性越高,制氢越容易。
④氧缺位体与水反应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课外小组将铁酸铜样品在N2的气氛中充分煅烧,得氧缺位体的质量为原质量的96.6%,则氧缺位值(a)=    

2.单选题(共4题)

2.
电解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体硝酸盐污染,将NO3降解成N2的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正极为b
B.电解时H从膜右侧迁移到膜左侧
C.Ag – Pt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
D.若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生成N2 5.6 g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米酒密封储存变香的过程涉及取代反应
B.甲烷、氯乙烯和硝基苯都属于烃类
C.有机化合物均易燃烧
D.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Cl2前装置Ⅰ中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通入Cl2后,装置Ⅰ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Cl2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32+Cl2+H2O=SO42+2Cl+2H
C.通入Cl2后,装置Ⅰ中溶液不褪色
D.装置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5.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钢是钢与玻璃纤维形成的复合材料
B.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C.石油化工废弃物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D.硫酸铵是常用的一种硝态氮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