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G 为肉桂酸乙酯,是一种天然香料,自然界产量较低,利用A 可合成肉桂酸乙酯,其路线如下:

已知:(1)A 属于单取代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4)I、H 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 ;C 的化学名称为 。
(2)由C 生成D 的反应类型为 ;由F 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⑦⑧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原理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H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3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 (填编号)。
a. 56 b. 58 c. 60 d. 62
(4)K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G 的大2,K 的同分异构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氯化铁溶液呈紫色;③苯环上有三个间位的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6 组峰,且峰面积比例为9:1:1:1:1:1 的是 (写结构简式)。
(5)根据上述有关信息和合成路线表示方式,写出C2H5OH 的原料合成乳酸(
)的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

已知:(1)A 属于单取代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4)I、H 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 ;C 的化学名称为 。
(2)由C 生成D 的反应类型为 ;由F 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⑦⑧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原理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H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3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 (填编号)。
a. 56 b. 58 c. 60 d. 62
(4)K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G 的大2,K 的同分异构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氯化铁溶液呈紫色;③苯环上有三个间位的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6 组峰,且峰面积比例为9:1:1:1:1:1 的是 (写结构简式)。
(5)根据上述有关信息和合成路线表示方式,写出C2H5OH 的原料合成乳酸(

2.单选题- (共2题)
2.
下列实验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 ![]() | ![]() | ![]() |
实验现象 | 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 | 小试管中品红褪色 | 加入少量酚酞,溶液呈浅红色 | 关闭弹簧夹,双手捂住圆底烧瓶,导管中水柱上升后静止不动 |
实验结论 | 该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 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 证明碳酸钠能发生水解 |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
A.A | B.B | C.C | D.D |
3.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
C.X分别与Y、Z、W所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
D.X与Y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可能高于X与Z所形成的化合物 |
3.填空题- (共1题)
4.
研究化肥的合成、废水的处理等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1)硝酸铵的生产方法是采用硝酸与氨气化合,工业合成氨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但实际生产中却采用400~500℃的高温,其原因是 ;工业生产中,以氨气为原料合成硝酸,写出工业生产硝酸的最后一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化肥厂生产尿素所用的原料不同,但生产流程相同:

已知:CO+H2O
CO2+H2
①甲厂以焦炭和水为原料;
②乙厂以天然气和水为原料;
③丙厂以石脑油(主要成分为C5H12)和水为原料。
按工业有关规定,利用原料所制得的原料气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最接近合成尿素的原料气NH3(换算成H2的物质的量)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据此判断甲、乙、丙三个工厂哪个工厂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 。
(3)将工厂废气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流程如图1,可以转化为有应用价值的硫酸钙等。
①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生产中,向反应Ⅱ的溶液中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 。
③检验经过反应Ⅲ得到的氨态氮肥中SO42﹣所用试剂是 。

(4)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图2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①用溶液A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用含气体B的阳极区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硝酸铵的生产方法是采用硝酸与氨气化合,工业合成氨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但实际生产中却采用400~500℃的高温,其原因是 ;工业生产中,以氨气为原料合成硝酸,写出工业生产硝酸的最后一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化肥厂生产尿素所用的原料不同,但生产流程相同:

已知:CO+H2O

①甲厂以焦炭和水为原料;
②乙厂以天然气和水为原料;
③丙厂以石脑油(主要成分为C5H12)和水为原料。
按工业有关规定,利用原料所制得的原料气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最接近合成尿素的原料气NH3(换算成H2的物质的量)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据此判断甲、乙、丙三个工厂哪个工厂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 。
(3)将工厂废气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流程如图1,可以转化为有应用价值的硫酸钙等。
①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生产中,向反应Ⅱ的溶液中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 。
③检验经过反应Ⅲ得到的氨态氮肥中SO42﹣所用试剂是 。

(4)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图2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①用溶液A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用含气体B的阳极区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实验题- (共1题)
5.
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的氧系漂白剂。某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制备
实验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实验步骤:取3.5 g Na2CO3溶于10 mL H2O,加入0.1 g稳定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完全溶解后,将6.0 mL 30%H2O2在15 min内缓慢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实验装置如图。反应1小时后,加入1g氯化钠后,静置结晶,然后抽滤,干燥一周后,称重。

(1)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适量NaCl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Na2CO3·3H2O2极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活性氧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2000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100 mL浓度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 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记录KMnO4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32.70 mL。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cV/m)×100%[c:KMnO4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L);m:试样质量(g)
(4)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性氧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Ⅲ.产品纯度的测定
(5)为了测定产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几种方案,涉及不同的反应原理。
方案一将试样与MnO2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滴加水,测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而进行计算。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实验制备
实验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实验步骤:取3.5 g Na2CO3溶于10 mL H2O,加入0.1 g稳定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完全溶解后,将6.0 mL 30%H2O2在15 min内缓慢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实验装置如图。反应1小时后,加入1g氯化钠后,静置结晶,然后抽滤,干燥一周后,称重。

(1)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适量NaCl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Na2CO3·3H2O2极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活性氧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2000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100 mL浓度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 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记录KMnO4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32.70 mL。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cV/m)×100%[c:KMnO4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L);m:试样质量(g)
(4)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性氧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Ⅲ.产品纯度的测定
(5)为了测定产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几种方案,涉及不同的反应原理。
方案一将试样与MnO2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滴加水,测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而进行计算。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