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3题)
1.
有机物E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化合物E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有机物N可转化为G、F,且生成的G、F物质的量之比为n(G)∶n(F)=1∶3,1 mol 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33.6L(标准状况)。各物质间的转化流程如下(无机产物省略):

已知:①—ONa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OH不稳定
请回答:
(1)E的结构简式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B、F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化合物A、G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F与G反应生成N,还可生成分子组成为C7H12O5和C5H10O4的化合物
D.从化合物A到M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和缩聚反应
(3)写出B转化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设计以CH2=CHCH3为原料制备G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已知:



已知:①—ONa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OH不稳定
请回答:
(1)E的结构简式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B、F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化合物A、G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F与G反应生成N,还可生成分子组成为C7H12O5和C5H10O4的化合物
D.从化合物A到M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和缩聚反应
(3)写出B转化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设计以CH2=CHCH3为原料制备G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已知:



2.
A为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 g·L-1的常见气态烃。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X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向装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滴B溶液,振荡后水浴加热。写出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 。
(3)X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请回答:
(1)X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向装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滴B溶液,振荡后水浴加热。写出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 。
(3)X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某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SiO2、Fe2O3、CuO、NaHCO3、K2CO3,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已知:蘸取少量溶液2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请回答:
(1)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已知:蘸取少量溶液2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请回答:
(1)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计算题- (共1题)
4.
取100 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混合溶液,当加入100 mL 3.0 mol·L-1的Ba(OH)2溶液时,溶液显中性。请计算:
(1)原混合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当加入的Ba(OH)2体积为75 mL时,产生的沉淀质量为________ g。
(1)原混合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当加入的Ba(OH)2体积为75 mL时,产生的沉淀质量为________ g。
3.单选题- (共9题)
5.
下列物质的制备,不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单质镁 |
B.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 |
C.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制得高纯度的硅 |
D.工业上炼铁时,常用石灰石除去铁矿石中的SiO2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B.苯可以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 |
D.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
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分液操作时,将下层液体先放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将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则可析出肥皂的主要成分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的裂解可以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质量和产量 |
B.在一定条件下煤和氢气作用得到液体燃料的过程是煤的液化途径之一 |
C.葡萄糖、淀粉、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D.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的沉淀再加水又可溶解 |
10.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所处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X<Y<Z |
B.原子半径:X<Y<Z |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 |
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 |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 |
12.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其中一瓶是K2SO4溶液,另一瓶是NaOH溶液。鉴别时,下列选用的试纸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pH试纸 | B.紫色石蕊试液 | C.Na2CO3固体 | D.CuCl2溶液 |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可再生资源 |
B.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 |
C.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是理想的清洁燃料 |
D.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
4.实验题- (共2题)
14.
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
),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实验室合成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阿司匹林:受热易分解,溶于乙醇、难溶于水
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溶于乙醇、微溶于水
醋酸酐[(CH3CO)2O]: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形成乙酸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合成阿司匹林时,下列几种加热方式最合适的 。

②合成阿司匹林使用的锥形瓶必须干燥的原因是 。
③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抽滤可使粗产品与母液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抽滤能加快过滤速率,得到相对干燥的沉淀,但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用此装置
B.当溶液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时,可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C.抽滤时,当吸滤瓶内液面快到支管口时,先拔掉吸滤瓶上橡皮管,再从吸滤瓶支管口倒出溶液
D.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洗涤剂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2)提纯粗产物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至没有CO2产生为止,再抽滤。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3)另一种改进的提纯方法,称为重结晶提纯法。

①最后步骤中洗涤剂最好选择 。
A.15%的乙醇溶液 B.NaOH溶液 C.冷水 D.滤液
②下列装置在上述流程中肯定用不到的是 。

③重结晶时为了获得较大颗粒的晶体产品,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1.不稳定区出现大量微小晶核,产生较多颗粒的小晶体
2.亚稳过饱和区,加入晶种,晶体生长
3.稳定区晶体不可能生长
由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分析,从温度较高浓溶液中获得较大晶体颗粒的操作为 。


查阅资料:
阿司匹林:受热易分解,溶于乙醇、难溶于水
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溶于乙醇、微溶于水
醋酸酐[(CH3CO)2O]: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形成乙酸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合成阿司匹林时,下列几种加热方式最合适的 。

②合成阿司匹林使用的锥形瓶必须干燥的原因是 。
③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抽滤可使粗产品与母液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抽滤能加快过滤速率,得到相对干燥的沉淀,但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用此装置
B.当溶液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时,可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C.抽滤时,当吸滤瓶内液面快到支管口时,先拔掉吸滤瓶上橡皮管,再从吸滤瓶支管口倒出溶液
D.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洗涤剂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2)提纯粗产物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至没有CO2产生为止,再抽滤。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3)另一种改进的提纯方法,称为重结晶提纯法。

①最后步骤中洗涤剂最好选择 。
A.15%的乙醇溶液 B.NaOH溶液 C.冷水 D.滤液
②下列装置在上述流程中肯定用不到的是 。

③重结晶时为了获得较大颗粒的晶体产品,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1.不稳定区出现大量微小晶核,产生较多颗粒的小晶体
2.亚稳过饱和区,加入晶种,晶体生长
3.稳定区晶体不可能生长
由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分析,从温度较高浓溶液中获得较大晶体颗粒的操作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3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