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3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7

1.综合题(共3题)

1.
[2017新课标Ⅱ]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氯酸钾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力;二氧化硅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力;碘的升华,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力。三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
(2)下列六种晶体:①CO2,②NaCl,③Na,④Si,⑤CS2,⑥金刚石,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3)在H2、(NH4)2SO4、SiC、CO2、HF中,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能形成分子晶体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含有氢键的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__,五种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4)A、B、C、D为四种晶体,性质如下:
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
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
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 500 ℃
试推断它们的晶体类型: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3.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
 

Z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 mol 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 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 ℃和58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碳与镁形成的1 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 mol Mg(OH)2和1 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 NaOH溶液和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双氧水漂白纸浆,其原理相同
B. 铜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析氢腐蚀
C. 用NaHCO3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
D. 从海水中可以制取NaCl,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以制取金属Na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34U,235U,238U是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B.陶瓷,玻璃,水晶,红宝石都属于硅酸盐
C.Na与熔融的KCl反应能制取K,但不能证明Na的金属性比K强
D.在400℃,800个大气压下,钠能与二氧化碳生成钻石和石墨,反应过程中CO2被还原
6.
某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液不足。为达到实验目的,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NaNO3溶液B.四氯化碳C.苯D.Na2CO3溶液

3.实验题(共1题)

7.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
(2)下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