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1)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
C2H4(g)+4H2O(g) △H
在0.1 MPa时,按n(CO2)︰n(H2)=1︰3投料,如图1所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②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
(2)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g)和n mol H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1)中反应。CO2的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X= n(H2)/ n(CO2))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 X1 X2(填“<”、“>”或“=”,下同),平衡常数K(A) K(B)。
② 若B点的投料比为3,则平衡常数K(B)为 (结果保留小数后一位)。若反应从开始到B点需要10 min,则v(H2)= 。
(3)在强酸性的电解质水溶液中,惰性材料做电极,利用太阳能将CO2转化成低碳烯烃,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① 该工艺中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有 。
② b为电源的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解时,生成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 。

(4)以CO2为原料制取碳(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4所示。

①过程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过程2中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1)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

在0.1 MPa时,按n(CO2)︰n(H2)=1︰3投料,如图1所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②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
(2)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g)和n mol H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1)中反应。CO2的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X= n(H2)/ n(CO2))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 X1 X2(填“<”、“>”或“=”,下同),平衡常数K(A) K(B)。
② 若B点的投料比为3,则平衡常数K(B)为 (结果保留小数后一位)。若反应从开始到B点需要10 min,则v(H2)= 。
(3)在强酸性的电解质水溶液中,惰性材料做电极,利用太阳能将CO2转化成低碳烯烃,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① 该工艺中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有 。
② b为电源的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解时,生成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 。

(4)以CO2为原料制取碳(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4所示。

①过程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过程2中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
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 mol、产生H2 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K2CO3(aq)和 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 (多选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酸碱中和原理
(4)分析流程示意图回答,该合成氨工艺的主要原料是 ,辅助原料是 。
(5)请写出以CH4为基本原料四次转化为合成氨工艺主要原料N2、H2的化学方程式: 。
(6)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找出第三处循环并写在答题卡上(要求: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 mol、产生H2 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K2CO3(aq)和 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 (多选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酸碱中和原理
(4)分析流程示意图回答,该合成氨工艺的主要原料是 ,辅助原料是 。
(5)请写出以CH4为基本原料四次转化为合成氨工艺主要原料N2、H2的化学方程式: 。
(6)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找出第三处循环并写在答题卡上(要求: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2.推断题- (共1题)
3.
聚芳酯(PAR)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苯环和酯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下图是利用乙酰丙酸(
)合成聚芳酯E的路线(省略部分产物):

已知:
,(R、R′表示烃基)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填官能团名称)。
(2)B与D的反应类型为 ,B的结构简式为
(3)C生成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C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个吸收峰;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
F与C属于官能团异构的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一种官能团,则1mol 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5)根据合成聚芳酯E的路线,请你以苯酚及2-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合成G:
的路线。


已知: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填官能团名称)。
(2)B与D的反应类型为 ,B的结构简式为
(3)C生成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C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个吸收峰;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
F与C属于官能团异构的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一种官能团,则1mol 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5)根据合成聚芳酯E的路线,请你以苯酚及2-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合成G:

3.单选题- (共2题)
4.
甲图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乙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乙的b极要与装置甲的X极连接 |
B.装置乙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
C.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则装置甲中M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 + 6H2O-24e-="=" 6CO2↑+24H+ |
D.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当N电极消耗5.6 L气体(标准状况下)时,则有2NA个H+ 通过离子交换膜 |
5.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Br- 还原性强于Cl-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D]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A.A | B.B | C.C | D.D |
4.实验题- (共1题)
6.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


(1)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为了除去Fe3+,如何确定母液中Fe3+已除尽?
(2)母液Ⅰ的溶质主要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 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流程中要得到母液Ⅲ和固体A的操作为蒸发浓缩、 ,原因是 。
(4)工业酸性废水中含Cr2O72-离子会造成铬污染,排放前先将Cr2O72-还原成Cr3+,并转化成Cr(OH)3除去,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向废水中加入NaCl,以铁为电极进行电解,同时鼓入空气。结果溶液的pH值不断升高,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
①在以上处理过程中, Cr2O72-转化为毒性较低的Cr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在阴极区有Fe(OH)3和Cr(OH)3沉淀生成(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已知电解后的溶液中c(Cr3+)为3×10-5 mol·L-1,则溶液中c(Fe3+)为________mol·L-1。


(1)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为了除去Fe3+,如何确定母液中Fe3+已除尽?
(2)母液Ⅰ的溶质主要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 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流程中要得到母液Ⅲ和固体A的操作为蒸发浓缩、 ,原因是 。
(4)工业酸性废水中含Cr2O72-离子会造成铬污染,排放前先将Cr2O72-还原成Cr3+,并转化成Cr(OH)3除去,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向废水中加入NaCl,以铁为电极进行电解,同时鼓入空气。结果溶液的pH值不断升高,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
①在以上处理过程中, Cr2O72-转化为毒性较低的Cr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在阴极区有Fe(OH)3和Cr(OH)3沉淀生成(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已知电解后的溶液中c(Cr3+)为3×10-5 mol·L-1,则溶液中c(Fe3+)为________mol·L-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