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3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8

1.综合题(共2题)

1.
A.在5-氨基四唑()中加入金属Ga,得到的盐是一种新型气体发生剂,常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1)基态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
(2)5-氨基四唑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其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在1 mol 5-氨基四唑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
(3)叠氮酸钠(NaN3)是传统安全气囊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剂。
①叠氮酸钠(NaN3)中含有叠氮酸根离子(N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N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②以四氯化钛、碳化钙、叠氮酸盐作原料,可以生成碳氮化钛化合物。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顶点的氮原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
过氧化锶(SrO2·2H2O)晶体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常用作焰火的引火剂。制备流程如下:

反应原理:Sr(NO3)2+H2O2+2NH3·H2O=SrO2·2H2O↓+2NH4NO3,该反应放热。
(1)选择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在反应器中反应,测得相同时间H2O2的利用率随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5%的H2O2比20%的H2O2的利用率低的原因是______。

(2)SrO2·2H2O与CO2会反应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25℃时,将Sr(NO3)2溶液滴加到含有F、CO32的溶液中,当c(Sr2+)=0.0010 mol·L-1时,同时存在SrF2、SrCO3两种沉淀,则此时溶液中c(F):c(CO32)=______。[已知25℃时:Ksp(SrF2)=4.0×10-9Ksp(SrCO3)=5.0×10-9]
(4)准确称取1.8000 g SrO2·2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使之充分转化为H2O2,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液,用1.0000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到蓝色恰好消失时,共消耗标准液20.00 mL,计算SrO2·2H2O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已知:S2O32-S4O62-

2.单选题(共8题)

3.
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低成本、高效电池。原理为:A1Li+Cx(PF6)Al+xC+Li++PF6-。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
C.充电时,应将铝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充电时,若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阴极质量增加9 g
4.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紫色
I还原性强于Cl
B
向某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后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将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样品已变质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冷却,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A.AB.BC.CD.D
5.
化合物 Ⅲ 是合成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中间体,合成方法如下:
+HCl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的分子式为C9H10O4
B.II中所有原子均有可能共面
C.可用FeCl3溶液鉴别有机物I和III
D.1mol产物III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6.
下列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B.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品红均褪色
C.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HgC1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D.分别加热盛有NH4Cl和单质碘的试管,管口均有固体凝结
7.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B.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XZ2, X2M2, 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D.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8.
实验室处理废催化剂FeBr3溶液,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无水FeCl3。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A.制取氯气
B.将Br-全部转化为溴单质
C.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
D.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干、灼烧制得无水FeCl3
9.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海水提溴D.侯氏制碱
10.
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可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是化学变化

3.选择题(共1题)

11.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

4.填空题(共1题)

12.
氮的化合物合成、应用及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1) 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化肥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2NH3(g)+CO2(g)=NH2CO2NH4(s);ΔH=-159.47 kJ·mol−1
② NH2CO2NH4(s)=CO (NH2)2(s)+H2O(g);ΔH=a kJ·mol−1
③ 2NH3(g)+CO2(g)=CO(NH2)2(s)+H2O(g);ΔH=-86.98 kJ·mol−1
则a为____。
(2) 尿素可用于湿法烟气脱氮工艺,其反应原理为:NO+NO2+H2O=2HNO2;2HNO2+CO(NH2)2=2N2↑+CO2↑+3H2O。
①当烟气中NO、NO2按上述反应中系数比时脱氮效果最佳。若烟气中V(NO)∶V(NO2)=5∶1时,可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同温同压下,V(空气)∶V(NO)=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大约为20%)。
②如图表示尿素含量对脱氮效率的影响,从经济因素上考虑,一般选择尿素浓度约为____%。

(3)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弱酸)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
(4)利用脱氮菌可净化低浓度NO废气。当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均为90s的情况下,测得不同条件下NO的脱氮率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当废气中的NO含量增加时,宜选用____法提高脱氮的效率。
②图Ⅱ中,循环吸收液加入Fe2+、Mn2+,提高了脱氮的效率,其可能原因为____。
(5)研究表明:NaClO/H2O2酸性复合吸收剂可同时有效脱硫、脱硝。图所示为复合吸收剂组成一定时,温度对脱硫脱硝的影响。温度高于60℃后,NO去除率下降的原因为____。

5.实验题(共2题)

13.
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300~400℃左右分解。
Ⅰ、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一是:Ca(OH)2+2HCHO + H2O2= Ca(HCOO)2+ 2H2O + H2↑实验室制取时,将工业用氢氧化钙和甲醛依次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0-7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2∶1.2),最终可得到质量分数98%以上且重金属含量极低的优质产品。
(1)反应温度最好控制_______________(
A.60℃左右B.200左右C.40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加硫化钠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需强力搅拌45min,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结束后需调节溶液呈碱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工业碳酸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为:Al2O3、FeCO3)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结合如图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 1
3. 2
Al3
3. 0
5. 0
Fe2
5. 8
8. 8
 
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晶体的实验方案:称取13.6g甲酸钠溶于约20mL水,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10g待用,用__________溶解碳酸钙样品,调整溶液pH为5,过滤后,将滤液与甲酸钠溶液混合,调整溶液为碱性;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得甲酸钙晶体。(提供的试剂有:a.甲酸钠,b.5mol·L1硝酸,c. 5mol·L1盐酸,d. 5mol·L1硫酸,e. 3%H2O2溶液,f.澄清石灰水)
14.
KNO3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下面是一种已获得专利的KNO3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

(1)反应Ⅰ中,CaSO4与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需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Ⅳ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CaSO4的方法是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反应Ⅱ所得K2SO4中是否混有KCl的方法是:取少量K2SO4样品溶解于水,____________。
(4)整个循环流程中,需不断补充的原料除NH4HCO3外,还有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