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下冲刺模拟二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31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某科研小组用SO2为原料制取硫酸.
①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②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解时阳极区会产生气体,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2: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氢化亚铜是一种红色固体,可由硫酸铜为原理制备4CuSO4+3H3PO2+6H2O=4CuH↓+4H2SO4+3H3PO4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该反应每生成1molCuH,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4)硫酸铜晶体常用来制取波尔多液,加热时可以制备无水硫酸铜.右图是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图示。请写出A→B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化学物I是治疗失眠症药物雷美替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④-⑦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物质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中加入的试剂X的分子式为C4H6O2,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已知:CH2=CHCH2OHCH2=CHCOOH。以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

3.单选题(共5题)

3.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mol O2,有44g 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
4.
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CPAE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B.用FeCl3溶液可以检测CPAE
C.CPAE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D.1moICPAE最多可与含2mol NaOH的溶液发生反应
5.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Y、Z均是来自海水的活泼金属,X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原子半径:Y<Z<W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6.
我国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86.4万吨,若能回收二氧化碳,其对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干冰(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是弱电解质
B.干冰可以灭火
C.氧碳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二氧化碳
D.干冰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存在
7.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检验有乙烯生成
B.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SO2
C.室温下,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D.酸碱中和滴定前,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装溶液润洗

4.填空题(共1题)

8.
在工农业生产中锌,铜等金属有着广泛的应用。
(1)请写出锌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CO(Ac-=CH3COO-),其反应是: [Cu(NH3)2]Ac+CO+NH3[Cu(NH3)3]Ac•CO[醋酸羰基三氨合铜(I)]
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②羰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1mol乙酸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③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铜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该晶胞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氯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3题)

9.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化学小组用甲苯作主要原料制备苯甲酸,反应过程如下:

甲苯、苯甲酸钾、苯甲酸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在水中溶解性
甲苯
-95
110.6
0.8669
难溶
苯甲酸钾
121.5~123.5
 
 
易溶
苯甲酸
122.4
248
1.2659
微溶
 
(1)将步骤①得到混合物加少量水,分离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在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层;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用浓盐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减压过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已知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但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重结晶时并非温度越低越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重结晶时需要趁热过滤,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
(3)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
1
2
3
4
0.20 mol·L1 KI/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 mol·L1H2SO4/mL
0
3.0
6.0
9.0
蒸馏水/mL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下图装置,加热15.0 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ⅰ.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ⅱ.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和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11.
已知黄钠铁矾[NaxFey(SO4)m(OH)n]同明矾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某研究小组利用废水制取黄钠铁矾,该小组为测定黄钠铁矾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2.425g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配成100.00mL溶液;
②量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用0.2500mol•L-1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消耗15.00mLNa2S2O3溶液至终点。
③另取25.00mL溶液,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沉淀0.5825g.
(1)NaxFey(SO4)m(OH)n中x、y、m、n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
(2)用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时,产物是Na2S4O6,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黄钠铁矾的n(SO42-):n(OH-)(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