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截止到2013年12月末,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16GW,图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
B.制氢装置溶液中电子流向:从B极流向A极 |
C.X2为氧气 |
D.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 |
2.
电渗析法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利用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部分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而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中,从而使一部分水淡化而另一部分水浓缩的过程。如图是利用电渗析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原理图,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石墨电极。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阳离子交换膜是A,不是B |
B.通电后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 |
C.工业上阴极使用铁丝网代替石墨碳棒,以增强导电性 |
D.阴极区的现象是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
3.
某水溶液只可能含有K+、Al3+、Fe3+、Mg2+、Ba2+、NH4+、Cl-、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取100mL的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2mol的气体,无沉淀产生,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溶液甲中通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盐酸充分洗涤,干燥,得到11.65g固体。
据此,该同学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第一份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2mol的气体,无沉淀产生,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溶液甲中通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盐酸充分洗涤,干燥,得到11.65g固体。
据此,该同学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并可得原溶液中c(NH4+)=0.2mol·L-1 |
B.实验③中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BaSO4,无BaCO3 |
C.原溶液中一定有K+,且c(K+)=0.4mol·L-1 |
D.若要判断原溶液中是否有Cl-,无需另外设计实验验证 |
4.
已知: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向含2molNaOH、1molBa(OH)2、2mol[NaAl(OH)4]的混合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
选项 | A | B | C | D |
n(CO2)(mol) | 2 | 3 | 4 | 6 |
n(沉淀)(mol) | 0.5 | 2 | 3 | 3 |
A.A | B.B | C.C | D.D |
5.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
B.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使海水淡化 |
C.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 |
D.服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有利于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
2.填空题- (共1题)
6.
(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 。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 。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 2.2mol/LNaOH溶液和1mol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 ,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 。
碳 | 氮 | Y | |
X | | 硫 | Z |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 。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 。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 2.2mol/LNaOH溶液和1mol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 ,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 。
3.实验题- (共1题)
7.
KNO3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下面是一种已获得专利的KNO3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

(1)反应Ⅰ中,CaSO4与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需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Ⅳ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CaSO4的方法是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反应Ⅱ所得K2SO4中是否混有KCl的方法是:取少量K2SO4样品溶解于水,____________。
(4)整个循环流程中,需不断补充的原料除NH4HCO3外,还有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1)反应Ⅰ中,CaSO4与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需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Ⅳ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CaSO4的方法是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反应Ⅱ所得K2SO4中是否混有KCl的方法是:取少量K2SO4样品溶解于水,____________。
(4)整个循环流程中,需不断补充的原料除NH4HCO3外,还有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