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考前热身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22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由青蒿素合成系列衍生物(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如图所示)的路线如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有机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NaBH4的作用是________。(A.氧化剂B.还原剂 C.催化剂 D.溶剂)
(3)有机物D是分子式为C4H4O3的五元环状化合物,请写出D的结构简式
(4)青蒿唬酯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A.酯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还原反应 D.加聚反应
(5)以H2Q表示双氢青蒿素,写出反应②(双氢青蒿素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从双氢青蒿素(H2Q)出发,可通过多步反应合成出有机物E。合成过程中,有机原料除H2Q、外,还需含苯环的二羟基化合物F,写出有机物F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有机物G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有4种不同类型的氢,其个数比为3:2:2:1,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2.工业流程(共1题)

2.
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和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____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_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_____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已知298K时,Ksp(CaCO3)
=2.80×10-9,Ksp(CaSO4)=4.90×10-5,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综合题(共1题)

3.
(化学——化学与技术)过氧化钙可以用于改善地表水质、处理含重金属粒子废水和治理赤潮,也可用于应急供氧等。实验室可用工业碳酸钙(含MgCO3、FeCO3等杂质)制取纯净的碳酸钙,然后再用纯的碳酸钙制取过氧化钙,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CaO2·8H2O呈白色微溶于水,加热至350℃左右开始分解放出氧气,425℃分解完全。
(1)写出反应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反应①后的溶液中加浓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反应②常用冰水控制温度在0℃左右,其可能原因是(写出两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 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 mL。已知:I2+2S2O===2I+S4O。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___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2题)

4.
X、Y、Z、M为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大的为M
B.Y、Z、M的氢化物中,M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C.四种元素最多可形成两种盐
D.由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不相同
B.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2O3
C.白磷、臭氧、碳—60、氩、水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5.实验题(共1题)

6.
某实验室小组偶然发现将镁条插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镁条表面出现大量气泡。为了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该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如下:
(1)用固体NaHCO3配置饱和NaHCO3溶液的操作过程
饱和NaHCO3溶液pH=8.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镁条已擦去氧化膜且表面积大致相同。表中不要留空格):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将镁条投入5ml蒸馏水
微量气泡
 
2
将镁条投入5ml饱和NaHCO3溶液中
 
Mg与NaHCO3溶液剧烈反应
3
将镁条投入5ml pH= NaOH溶液中
现象不明显
Mg与NaOH溶液较难反应
 
(3)对于反应②中产生的气体(不考虑水蒸气),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CO2;假设二:只有   ;假设三:
(各1分)
为检验其中是否含有CO2,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想象和结论
大试管中加入擦去氧化膜的镁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