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II.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被科学家预测是钛(Ti),它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1)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 ____族,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4三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其中Ti4+的氧配位数为 ,Ba2+的氧配位数为 ;

(3)常温下的TiCl4是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透明液体,熔点-23.2℃,沸点136.2℃,所以TiCl4应是 化合物,其固体是 晶体。TiCl4在潮湿空气中易挥发,水解而冒白烟,这是因为水解后有________生成。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其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如下图1所示,我们通常可以用下图2所示的方法来表示其空间构型(其中A表示配体,M表示中心原子)。配位化合物[Co(NH3)4Cl2]的空间构型也为八面体型,它有 种同分异构体,请在下图方框中将其画出。
A.丙烯分子中有8个σ键,1个π键 |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
C.NF3的沸点比NH3的沸点低得多,是因为NH3分子间有氢键,NF3只有范德华力 |
D.NCl3和B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
II.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被科学家预测是钛(Ti),它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1)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 ____族,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4三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其中Ti4+的氧配位数为 ,Ba2+的氧配位数为 ;

(3)常温下的TiCl4是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透明液体,熔点-23.2℃,沸点136.2℃,所以TiCl4应是 化合物,其固体是 晶体。TiCl4在潮湿空气中易挥发,水解而冒白烟,这是因为水解后有________生成。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其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如下图1所示,我们通常可以用下图2所示的方法来表示其空间构型(其中A表示配体,M表示中心原子)。配位化合物[Co(NH3)4Cl2]的空间构型也为八面体型,它有 种同分异构体,请在下图方框中将其画出。

2.
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
(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往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亚硫酸溶液,蓝色又褪去。写出KI、Cu2I2、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_ ______。
(3)碘化亚铜能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汞蒸气,其反应为:2Cu2I2+ Hg=Cu2HgI4(玫瑰红)+ 2Cu,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价。当有1 molCu2I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mol。
(4)为除去稀盐酸中少量CuCl2杂质,可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M试剂后进行过滤操作,再通入适量的Cl2后进行N操作。试剂M和操作N的组合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往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亚硫酸溶液,蓝色又褪去。写出KI、Cu2I2、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_ ______。
(3)碘化亚铜能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汞蒸气,其反应为:2Cu2I2+ Hg=Cu2HgI4(玫瑰红)+ 2Cu,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价。当有1 molCu2I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mol。
(4)为除去稀盐酸中少量CuCl2杂质,可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M试剂后进行过滤操作,再通入适量的Cl2后进行N操作。试剂M和操作N的组合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2.单选题- (共5题)
4.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Z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已知:甲 + 乙 = 丁 + Z,甲 + 丙 = 戊 + Z; 0.1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
C.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 |
D.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
5.
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

A.用Zn粒与稀HCl反应制H2 ![]() | B.用大理石与稀HCl反应制CO2 |
C.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 | D.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 |
6.
硫酸亚铁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形成四氧化三铁,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BaSO4沉淀 | B.产生BaSO3沉淀 |
C.产生BaSO4与BaSO3的混合沉淀 | D.无沉淀产生 |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
3.实验题- (共3题)
8.
工业上常常利用物质的酸碱性分离混合物.某一混合物含苯酚、苯甲醇、苯[来源:Z-x-x-k.Com]甲酸和苯胺四种物质,其分离方案如图。

已知:①苯胺(
)有弱碱性,可与盐酸等反应生成盐;
②常温下,苯胺、苯酚、苯甲酸、苯甲醇微溶于水,但均易溶于有机溶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名称:物质2是 ,物质4是 。
(2)写出A、C的化学式:A , C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①苯胺(

②常温下,苯胺、苯酚、苯甲酸、苯甲醇微溶于水,但均易溶于有机溶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名称:物质2是 ,物质4是 。
(2)写出A、C的化学式:A , C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9.
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目的是 ;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目的是 ;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 。
10.
大气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已知:Ksp(Ag2SO4) = 1.20×10-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
。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 。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
。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