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短周期元素A、B、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其中X、Y、Z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B与X处于同周期,A+与B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
(1)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B两元素的单质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得到重要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3)X、B、Z三种元素可以按照2:3:4的形式形成化合物,在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X单质与Z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 < 0。将等物质的量的X、Z两种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X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X、Z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5)由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化合物的燃烧热为2220KJ/mol,请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B两元素的单质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得到重要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3)X、B、Z三种元素可以按照2:3:4的形式形成化合物,在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X单质与Z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 < 0。将等物质的量的X、Z两种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X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X、Z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5)由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化合物的燃烧热为2220KJ/mol,请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题)
2.
用铂电极电解2价过渡元素硝酸盐溶液1200mL,若某极产生672mL气体(标准状况),另一极增重3.81g,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且原溶液pH值为6,正确的判断是:
①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为0.9 ②电解后溶液pH值的为1.0 ③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65 ④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63.5 ⑤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24。
①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为0.9 ②电解后溶液pH值的为1.0 ③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65 ④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63.5 ⑤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为24。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②③ |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除去溴苯中混入的溴 |
B.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Cl-离子 |
C.除去溴乙烷中的乙醇,用水洗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
D.用盐析法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 |
4.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
B.乙醇是一种易燃烧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但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 |
C.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D.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其中的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
3.选择题- (共2题)
4.实验题- (共2题)
7.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⑵若 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⑶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是 ;继续通气体于C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中I2能被Cl2氧化为HI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⑷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E,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B为块状大理石,C为
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则酸A不宜用下列的________。

⑴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⑵若 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⑶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是 ;继续通气体于C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中I2能被Cl2氧化为HI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⑷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E,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B为块状大理石,C为

|
8.
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
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Q)是_________,若要确定该Q(若不止一种,可任选一种)不存在,检验的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 X溶液中n(H+)=0.04mol,当沉淀C物质的量___________,表明Q离子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
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Q)是_________,若要确定该Q(若不止一种,可任选一种)不存在,检验的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 X溶液中n(H+)=0.04mol,当沉淀C物质的量___________,表明Q离子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