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广西南宁第二中学高三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0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3/8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6—己二酸(G)是合成尼龙的主要原料之一,可用烃A氧化制备。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合物C的系统命名_________;化合物A通过质谱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82,则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写出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相对分子质量与F相等
②烃的含氧衍生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面积比为3:2:1
(5)由G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由A通过两步反应制备1,3-环己二烯的合成路线为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2.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①阴极2I--2e-= H2↑,I2遇淀粉变蓝
②阳极2H2O--4e-=O2↑+4H+,O2将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 
③阳极2H2O+2e-= H2↑+OH-,使c(OH-)>c(H+
④阳极2Cu-4e-+4I-=2CuI+I2,I2遇淀粉变蓝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电渗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
B.海洋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因此从海产品中提取碘是获取碘的重要途径,工业从海带中提取碘经历的步骤有:浸泡·过滤·氧化·萃取·粗碘提纯
C.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4.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和W同主族,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Z)>r(W)>r(Y)>r(X)
B.元素Z和元素Y、W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四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元素Y的氢化物
D.元素Y分别与元素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5.
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B.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铜可以用铁来冶炼
C.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6.
在Na+浓度为0.9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中的若干种离子: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NO3-、CO32-、SiO32-、SO42-
 
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
Ⅱ.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3.6g
Ⅲ.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12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且c(K+ )≤1.3mol • L-1
B.实验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C.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D.实验Ⅲ能确定一定不存在SO42-

3.填空题(共2题)

7.
磷和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1)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PCl5(g),反应过程如下:
2P(s) + 3Cl2(g) = 2PCl3(g) △H=-612kJ/mol
2P(s) + 5Cl2(g) = 2PCl5(g) △H=-798kJ/mol
气态 PCl5生成气态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三个恒容体积均为2.0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
编号
温度(℃)
起始/mol
平衡/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s
PCl5(g)
PCl3(g)
Cl2(g)
I
320
0.40
0.10
0.10
t1
II
320
0.80
 
 
t2
III
410
0.40
0.15
0.15
t3
 
①平衡常数K:溶液II____溶液III(填“>”或“=”或“<”)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容器II_____容器I(填“>”或“=”或“<”)
(3)亚磷酸(H2PO5)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鱗酸,装置示意图如图: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Ksp[Mg3(PO4)2]=6.0×10-29,Ksp[Ca3(PO4)2]=6.0×10-26向浓度均为0.20 mol·L-1的Mg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3PO3,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其中一种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05mol/L)时,溶液中的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 ______mol/L
8.
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4.0
开始溶解时的pH
7.8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5.2
完全溶解时的pH
10.8
 
(1)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2+
(3)过滤时需用的比玻璃器有__________。
(4)“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①防止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_______。
(5)蒸发结晶要保持在160℃的原因是__________。
(6)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称取0.750 0 gCaCl2·2H2O样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50 00 mol/L 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用K2Cr2O2),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 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________。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9.
已知:CH3Cl常温下为气态,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实验室制备CH3Cl原理为:CH3OH+HCl(浓) CH3Cl(g)+H2O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干燥ZnCl2晶体。实验室干燥ZnCl2晶体制得无水ZnCl2的方法是____。
②称取13.6g研细的无水ZnCl2,量取20mL浓盐酸、一定量的CH3OH,分别放入装置______(填装置编号)的对应仪器中;

③产生的CH3Cl气体,最好选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CH3Cl与CH4分子稳定性的差别,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CH3Cl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①将CH3Cl制备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以下三个洗气瓶______(按顺序填洗气瓶编号),如果观察到A中紫色褪去的实验现象则证明CH3Cl稳定性弱于CH4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洗气瓶A中紫色褪去了,并产生一种黄绿色气体和一种无色气体,则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洗气瓶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为处理未反应完的CH3Cl,还应在上述洗气瓶后接一只盛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