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29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2

1.推断题(共1题)

1.
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反应②和⑤的反应条件:②     ;⑤ .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③的反应类型 .
(5)根据已学知识和获取的信息,写出以CH3COOH,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化工产品的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2.单选题(共19题)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蛋白质析出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D.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烷烃的沸点远远高于醇
3.
近年来流行喝苹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D.苹果酸不能发生缩聚反应
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30℃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反应的主要产物为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
C.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18OC2H5+ H2OCH3COOH+C2H518OH
B.溴乙烷与氢氧化溶液共热:CH3CH2Br +NaOH CH3CH2OH + NaBr
C.蔗糖水解:
D.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6.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作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易溶于苯,难溶于水
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C.青蒿素可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双氢青蒿素的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
7.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同一原子或基团的化学性质出现差异。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甲烷不能使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甲苯能使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苯与硝酸在50—60℃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30℃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D.苯能发生加成反应,环己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8.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乙烯、⑤2﹣丁炔、⑥己烷、⑦邻﹣二甲苯、⑧氯乙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
A.③④⑧B.④⑤⑧C.③④⑤D.④⑤⑦⑧
9.
下列物质属于天然纤维且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是
A.棉花B.光导纤维C.羊毛D.蚕丝
10.
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厨房用到的食盐、醋和糖均可以防腐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全部
11.
某学生将1﹣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而出现黑褐色沉淀,其主要原因
A.加热时间太短B.不应冷却后再加入AgNO3
C.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硝酸酸化D.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Cl
12.
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一定条件下,与碳酸氢钠、钠均能产生气体,且生成的气体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1,则此有机物可能是(   )
A.HOOCCOOHB.HOCH2CH2CH2COOH
C.HOCH2CH2OHD.CH3COOH
13.
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HOCH2CH2CH2OH
b.CH3CH2COOCH3
c.CH3CH2CH2OH
d.HOCH2CH(OH)CH2OH
A.b<c<a<dB.a<b<c<dC.d<a<b<cD.c<d<b<a
14.
下列物质中,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一组是
A.酶和脂肪B.油脂和蔗糖C.淀粉和蛋白质D.果糖和葡萄糖
15.
一些治感冒的药物含有PPA成分,PPA对感冒有比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我国早已禁止使用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PPA是盐酸苯丙醇胺(pheng propanlamine的缩写),从其名称看,其有机成分的分子结构中肯定不含下列中的(   )
A.-OHB.-COOHC.-C6H5D.-NH2
16.
DAP是电器和仪表部件中常用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其结构如图:则合成它的单体的正确组合是()
①邻苯二甲酸 ②丙烯 ③丙烯酸 ④邻苯二甲醇   ⑤丙烯醇.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③
17.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用通入氢气的方法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C.用点燃的方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D.用溴水鉴别苯、甲苯和乙苯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
B.醋和蔗糖的主要成分均为有机物
C.蜜蜂蜇人将蚁酸注入人体可涂抹肥皂缓解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9.
城市居民所用的液化石油气成分为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形式沉积于钢瓶底部,这些杂质可能是()
A.丙烷B.乙烷和丙烷C.乙烷和甲烷D.戊烷和己烷
20.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及其相关产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化天然气(LNG)和罐装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
B.煤经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炭和煤焦油等产品,分馏煤焦油可以获得多种芳香烃
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D.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煤的气化属于物理变化

3.填空题(共1题)

21.
按要求填空:
(1)羟基的电子式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合成高聚物其单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4)  的名称(系统命名法)__________。
(5)甲烷具有_________________型的空间结构,而乙炔则具有_____________型空间结构。
(6)苯酚遇FeCl3溶液会显________色;蛋白质与浓硝酸共热会变________色;淀粉遇碘则显_____色。这些特性常被用于物质的检验或鉴别。

4.实验题(共1题)

22.
Ⅰ.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一套进行_________操作的装置,可以除去粗苯甲酸中所含的______杂质。
(2)利用图乙装置来证明醋酸、碳酸、苯酚酸性的相对强弱时,实验过程中,苯酚钠溶液中所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存在的缺陷是未除去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中可能混有的___________
(3)图丙是做乙醛的银镜反应前配制银氨溶液的实验操作图。配制过程中,试管内发生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好银氨溶液后,向其中加入乙醛进行银镜反应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对试管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__________色和___________色交替的现象。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其中甲中装的是热水,乙中装的是冷水。他们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