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下列实验现象中,是由发生取代反应而造成的是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
B.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后,瓶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 |
C.苯滴加到溴水中,震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
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室温下,向明矾溶液中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氨水 | 证明氢氧化铝溶于氨水 |
B. |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Ksp(BaSO4)<Ksp(CaSO4) |
C. | 室温下,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出现白色沉淀。 | 酸性:H2CO3 >H2SiO3 |
D.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 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 HSO3-结合H+的能力比 SO32-的强 |
A. A B. B C. C D. D
2.填空题- (共1题)
4.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前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A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电子层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B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为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F位于第四周期d区,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内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E的一种氧化物具有磁性。
(1)E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F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_。
(2)CD3-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
(3)A、B、D三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X是家庭装修材料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X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用_____________杂化。
(4)F(BD)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__。根据等电子原理,B、D 分子内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5)一种EF的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F位于顶点,E位于面心,该合金中EF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若晶胞边长a pm,则合金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列式表达,不计算)。
(1)E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F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_。
(2)CD3-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
(3)A、B、D三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X是家庭装修材料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X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用_____________杂化。
(4)F(BD)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__。根据等电子原理,B、D 分子内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5)一种EF的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F位于顶点,E位于面心,该合金中EF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若晶胞边长a pm,则合金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列式表达,不计算)。
3.实验题- (共1题)
5.
水合肼(N2H4·H2O)是无色、有强还原性的液体,实验室制备水合肼的原理为: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据此,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
【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左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3NaClO
2NaCl+NaClO3

(1)配制30 %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填字母)。
(2)装置I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Ⅱ中玻璃管a的作用为____________;为了提高NaClO的产率,需对I中产生的Cl2进行净化,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以下,其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上图右图所示
(3)反应过程中,如果分液漏斗中溶液的滴速过快, 部分N2 H4·H2O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产品产率因此降低,请写出降低产率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加热蒸馏A内的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测定肼的含量】
(4)称取馏分0.3000 g,加水配成20.0 mL溶液,一定条件下用0.1500 mol.L-1 的I2溶液滴定。
已知: N2H4·H2O + 2I2 = N2↑+ 4HI + H2O。
①滴定时,可以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 00 mL,馏分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据此,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
【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左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3NaClO


(1)配制30 %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 | B.烧杯 | C.移液管 | D.玻璃棒 |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上图右图所示
(3)反应过程中,如果分液漏斗中溶液的滴速过快, 部分N2 H4·H2O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产品产率因此降低,请写出降低产率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加热蒸馏A内的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测定肼的含量】
(4)称取馏分0.3000 g,加水配成20.0 mL溶液,一定条件下用0.1500 mol.L-1 的I2溶液滴定。
已知: N2H4·H2O + 2I2 = N2↑+ 4HI + H2O。
①滴定时,可以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 00 mL,馏分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