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题文)(题文)天然食用香料X是芳香族化合物,可以从某些植物中提取。由X合成H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②H为酯类物质,结构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六元环;③G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检验A中非含氧官能团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其同分异构体中,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其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4)设计一条以G为起始原料合成乙二酸的路线______________,无机物任选,注明反应条件。示例如下:

已知: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②H为酯类物质,结构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六元环;③G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检验A中非含氧官能团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其同分异构体中,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其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4)设计一条以G为起始原料合成乙二酸的路线______________,无机物任选,注明反应条件。示例如下:

2.单选题- (共4题)
2.
环己醇(
)常用来制取增塑剂和作为工业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己醇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B.与环己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醛基(—CHO)的结构有8种(不含立体结构) |
C.标准状况下,1mol环己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22.4LH2 |
D.环己醇的一氯代物有3种(不含立体结构) |
3.
以下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A.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
B.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 |
C.《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
D.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说明我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 |
4.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Q和Y均满足主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相等,Q与X、W与Z同主族,Q和W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和2:1的常见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Q |
B.Q、X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 |
D.工业上常用电解的方法制备X、Y的单质 |
5.
下列实验中,为实现实验目的必须除杂,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 | 除杂试剂 | 实验目的 |
① | 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 | HNO3溶液 | 用AgNO3溶液检验CH3CH2Br中的Br |
② | 淀粉与稀H2SO4水浴共热 | HNO3溶液 | 用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 |
③ | C2H5OH与浓 H2SO4加热至170℃ | NaOH溶液 | 用KmnO4溶液证明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
④ | 苯与液溴反应 | CCl4 | 用AgNO3溶液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
A.①②③④ | B.只有③④ | C.只有①②④ | D.只有①③④ |
3.实验题- (共2题)
6.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2), 限用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 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溶液)=_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 ,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2), 限用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样品含NaCl |
② |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 样品含NaOH |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 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溶液)=_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 ,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
工业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有SiO2、Fe2O3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其工业流程如下:
ⅰ:Fe2O3+6H+=2Fe3++3H2O
ⅱ:……
(2)过滤I所得滤液中主要存在的两种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写出氧化过程中MnO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向过滤Ⅱ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时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ⅰ:Fe2O3+6H+=2Fe3++3H2O
ⅱ:……
(2)过滤I所得滤液中主要存在的两种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写出氧化过程中MnO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向过滤Ⅱ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时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