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以甲苯和酯E为原料合成功能高分子M的路线如下:
(1)反应①是将甲苯和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混合加热制得B。
(2)反应②中C的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
设计一条以乙醇为原料制备酯E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达方式为:
)

(1)反应①是将甲苯和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混合加热制得B。
(2)反应②中C的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设计一条以乙醇为原料制备酯E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达方式为:

2.
镁、钡是位于同一主族的活泼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钡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钡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铝也是一种活泼金属,铝的金属性比钡的_____(填“强”或“弱”)。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制取钡:2Al+4BaO
3Ba↑+BaO·Al2O3,该法制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选项)
a.高温时Al的活泼性大于Ba b.高温时BaO·Al2O3比Al2O3稳定
c.Ba的沸点比Al的低 d.高温有利于BaO分解
两个烧杯分别盛有VmL、c mol/L的Ba(OH)2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入c mol/L的H2SO4和NaHSO4溶液,两烧杯中溶液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分别如下图中①、②所示。

(3)写出Ba(OH)2溶液与H2SO4恰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
(5)a、b、c、d点溶液呈中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钡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钡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铝也是一种活泼金属,铝的金属性比钡的_____(填“强”或“弱”)。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制取钡:2Al+4BaO

a.高温时Al的活泼性大于Ba b.高温时BaO·Al2O3比Al2O3稳定
c.Ba的沸点比Al的低 d.高温有利于BaO分解
两个烧杯分别盛有VmL、c mol/L的Ba(OH)2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入c mol/L的H2SO4和NaHSO4溶液,两烧杯中溶液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分别如下图中①、②所示。

(3)写出Ba(OH)2溶液与H2SO4恰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
(5)a、b、c、d点溶液呈中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3.
研究电化学的装置如图所示,虚线框中可接a (电流计)或b (直流电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接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B.接a,石墨是正极 |
C.接b,铁片连正极时被保护 |
D.接b,石墨连正极时石墨上产生气泡 |
5.
元素X、Y、Z位于相同短周期,它们的最高及最低化合价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 | X | Y | Z |
最高、最低化合价 | +7 -1 | +6 -2 | +5 -3 |
A.原子序数:X>Y>Z |
B.原子半径:X>Y>Z |
C.稳定性:HX>H2Y>ZH3 |
D.酸性由强到弱:HXO4>H2YO4>H3ZO4 |
8.
下列物质中均含杂质(括号中是杂质),除杂质方错误的是
A.碳酸钠(碳酸氢钠):加热,直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
B.溴苯(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
C.乙醇(乙醛):加入新制氢氧化铜煮沸,过滤 |
D.乙酸丁酯(乙酸):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
9.
测定CuSO4·xH2O晶体的x值,数据如表中所示,已知x的理论值为5.0,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坩埚质量 | 坩埚+试样 | 失水后,坩埚+试样 |
11.70g | 20.82g | 16.50g |
A.晶体中含不挥发杂质 | B.未做恒重操作 |
C.加热前晶体未研磨 | D.加热时有晶体溅出 |
3.实验题- (共1题)
11.
对氨的实验室制法、氨气及铵盐的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Ⅰ.氨气的制备

(1)若用A装置制备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可重复使用),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用装置B,将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也能制得氨气,请解释该法能制备氨气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按下图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旋塞1和旋塞2实验前关闭),G、H是两个等体积的容器。

(3)先打开旋塞I,H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旋塞1,再打幵旋塞2,H瓶中现象是_________。
Ⅲ.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因素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NH4Cl固体、蒸馏水、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电子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
(4)上述所列仪器中缺少一样必要的玻璃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所给的试剂和仪器,推测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Ⅰ.氨气的制备

(1)若用A装置制备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可重复使用),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用装置B,将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也能制得氨气,请解释该法能制备氨气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按下图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旋塞1和旋塞2实验前关闭),G、H是两个等体积的容器。

(3)先打开旋塞I,H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旋塞1,再打幵旋塞2,H瓶中现象是_________。
Ⅲ.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因素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NH4Cl固体、蒸馏水、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电子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
(4)上述所列仪器中缺少一样必要的玻璃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所给的试剂和仪器,推测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对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