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薄荷油中含有少量的a-非兰烃可以通过下列过程制得聚丙烯酸甲酯(H):



+RˊCOOH


+CO2
(1)写出a-非兰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写出C—M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于A、B、C、D的性质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lmol A 可与2molNaHCO3反应放出2molCO2
b.lmolB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C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检验D的卤素原子种类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再加AgNO3溶液
(3)N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4∶3∶2∶1的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含有一个六元环
②六元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环上每个碳原子最多只能有一个取代基
(4)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级吸水树脂,写出生成该树脂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BrCH2CH2CH2OH和甲醇也可以用来合成聚丙烯酸甲酯(H),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







(1)写出a-非兰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写出C—M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于A、B、C、D的性质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lmol A 可与2molNaHCO3反应放出2molCO2
b.lmolB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C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检验D的卤素原子种类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再加AgNO3溶液
(3)N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4∶3∶2∶1的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含有一个六元环
②六元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环上每个碳原子最多只能有一个取代基
(4)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级吸水树脂,写出生成该树脂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BrCH2CH2CH2OH和甲醇也可以用来合成聚丙烯酸甲酯(H),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2.综合题- (共1题)
2.
钛矿工业中会排放出酸性废水。含石TiO2+、Fe2+、Fe3+离子,其综合利用如下:

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1)写出步骤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步骤Ⅰ后所得溶液中Fe2+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3)从溶液中得到FeSO4·7H2O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步骤Ⅲ中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步骤Ⅲ中,FeCO3达到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c(Fe2+)=1×10-6mol·L-1。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己知Fe(OH)2(已知Fe(OH)2的Ksp为8×10-16)
(6)向“富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体TiO2·nH2O。请用化学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1)写出步骤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步骤Ⅰ后所得溶液中Fe2+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3)从溶液中得到FeSO4·7H2O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步骤Ⅲ中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步骤Ⅲ中,FeCO3达到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c(Fe2+)=1×10-6mol·L-1。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己知Fe(OH)2(已知Fe(OH)2的Ksp为8×10-16)
(6)向“富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体TiO2·nH2O。请用化学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3.
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负极,电子从铂电极流向该极 |
B.P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C.Ag-Pt电极发生的反应是:2NO3-+12H++10e-=N2↑+6H2O |
D.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池减少的质量一样多 |
4.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
B.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同分异构体 |
D.甲烷和氯气按体积比1∶2的比例混合后光照,生成的有机物全部是CH2Cl2 |
5.
短周期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B、C、D是它们两种或三种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且A、B、C均含有Z元素。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呈弱碱性;B是两性氢氧化物;D是由W与Q形成的化合物,0.1mol·L-1D溶液的pH为1。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是X>Y>Z
B. X元素的氢化物沸点比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低
C. Y与Q和W与Q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相同
D. 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氢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是最强的

A. X、Y、Z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是X>Y>Z
B. X元素的氢化物沸点比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低
C. Y与Q和W与Q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相同
D. 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氢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是最强的
6.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验证Cl2的氧化性强于I2 |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成蓝色 |
B | 配制100mL 1.0 mol·L-1CuSO4溶液 |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
C |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 分別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
D | 验证Cu(OH)2的溶解度小于Mg(OH)2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可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A.A | B.B | C.C | D.D |
7.
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否则将使前者失去肥效,而后者仍有肥效 |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C.可用于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D.采用“静电除尘”、“原煤脱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
4.实验题- (共1题)
8.
据报道:研究人员破解了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主要成分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NO2与SO2的化学反应是当前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某实验小组对NO2和SO2的反应进行探究。




图Ⅰ 图Ⅱ
(1)SO2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图Ⅰ中的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往集气瓶中通入等体积的SO2和NO2,观察到集气瓶中有白烟产生,通入的NO2气体颜色变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集气瓶中有少量水,则可能观察不到白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请指出图Ⅱ装置设计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
(3)硫酸铵是我国pm2.5雾霾的主要成分,收集一定量的雾霾固体进行验证:




图Ⅰ 图Ⅱ
(1)SO2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图Ⅰ中的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往集气瓶中通入等体积的SO2和NO2,观察到集气瓶中有白烟产生,通入的NO2气体颜色变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集气瓶中有少量水,则可能观察不到白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请指出图Ⅱ装置设计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
(3)硫酸铵是我国pm2.5雾霾的主要成分,收集一定量的雾霾固体进行验证: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一定量的雾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把溶液分成两份。 | | |
一份__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雾霾固体中含有SO42- |
另一份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证明雾霾固体中含有NH4+。综合上面实验,说明雾霾固体颗粒中含有(NH4)2SO4。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