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27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4

1.综合题(共1题)

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甲基-1-戊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____________
③若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结合有机物结构特点对下列问题做出判断:
①新合成的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其中C、H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C)=69.76%,w(H)=11.63%,且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有关对物质A结构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_______(填序号)。
A.可能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羟基    B.可能含有一个碳环和一个醛基 
C.可能只含一个碳氧双键官能团 D.可能是环状的醚
与H2以1:1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_____种不同结构的产物。

2.推断题(共1题)

2.
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1)反应②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反应⑤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F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⑥:____________
D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
(4)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针对:含苯环,且能发生水解和银镜反应的一类异构体回答下列问题,其中: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异构体数目有_______种
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6:1:1:2
写出其中一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学知识和获取的信息,写出以CH3COOH, 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化工产品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3.单选题(共16题)

3.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A. 2-乙基-1-丁烯
B.(CH3)3CCH2CH(C2H5)CH3  2,2-二甲基-4-乙基戊烷
C.  邻甲基苯酚
D.  4-甲基-2-戊炔
4.
现有下列六组化合物,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关系为同系物的是②⑤
B.关系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⑥
C.②③④⑤中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且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D.③中两物质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②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是最佳方案
③聚乙烯、植物油都是混合物,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用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1-氯丙烷中含有氯元素
⑤乙烯与乙醛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⑥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即可
⑦乙醇与2mol·L-1的硫酸溶液混合加热到170℃制乙烯
A.①③⑤B.①②④⑥C.⑤⑥⑦D.②③⑤⑦
6.
有三种环烃结构如下
萘: 联苯: 盆烯: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均难溶于水且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一氯代物数目相同的是联苯和盆烯
C.盆烯是苯的同分异构体,联苯是苯的同系物
D.三种分子的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7.
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以下是其中检测出的两种兴奋剂的结构:(注:苯环上的卤原子不易水解,但在一定条件下遇碱液也能缓慢水解)

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Y遇到氯化铁溶液时显紫色,并能发生加成、消去、水解等反应
B.1个Y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面
C.1molX与足量氢气反应,最多可消耗6molH2
D.在一定条件下, 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 NaOH
8.
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结构简式如图所示,A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环上的四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
A.9种B.10种C.11种D.12种
9.
1mol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为
A.5molB.6molC.7molD.8mol
10.
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2HCl5B.C7H7ClC.C3H6D.C2H4O2
11.
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 mol聚乙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NA
B.标准状况下,11.2L CHCl3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A
C.一定条件下,2.6 g乙炔、苯和苯乙烯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D.1 mol甲基含10 NA个电子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l、CH2Cl2、CHCl3、CCl4互为同系物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1H、2H、3H、H2互为同位素
14.
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A.B.
C.D.
15.
现有乳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54g水和56L(标准状况下测定)CO2,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是
A.3 molB.2.25 molC.2 molD.3.75 mol
16.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
A.甲苯和液溴B.溴乙烷和水
C.水与煤油D.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
17.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B.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D.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分析
D.尼龙、棉花、天然橡胶、油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4.填空题(共1题)

19.
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物质
乙醛
乙酸
甘油
乙二醇

沸点
20.8℃
117.9℃
290℃
197.2℃
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中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为控制并测量反应溶液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当试管A中的主要反应完成后,为在C中收集乙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该操作名称为 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3)乙酸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其氯代物——氯乙酸可在工业上生产食品香精菠萝酯(  ),实验室模拟工业简易流程如下:

反应室I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分离室II的操作为:①用NaHCO3溶液洗涤后分液;②有机层用水洗涤后分液;
洗涤时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