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17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272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5

1.推断题(共1题)

1.
药物E具有抗癌抑菌功效,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NaBH4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将 —C≡N还原为 —CH2NH2
(1)化合物A的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_____;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结构:、-CH2CH(NH2)COOH、-C4H9;且所有取代基都集中在同一苯环上的有____________种。
(2)反应①实际经历了两步反应,这两步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反应①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化合物D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1molD最多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
C.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是一种芳香烃
(4)反应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与氧气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以下信息,依据以上流程图和所给信息,以CH3CHO和CH3NH2为原料设计合成丙氨酸【CH3CH(NH2)COOH】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2.综合题(共1题)

2.
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一部分Fe2+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

已知:TiO(OH)2(即H2TiO3)为两性氢氧化物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熔沸点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氧化性、还原性差异
(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铁网作阴极、熔触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①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备金属Ti前后,CaO的质量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单选题(共5题)

3.
图甲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为正极,铁电极应与Y相连接
B.M电极反应式: CO(NH2)2+H2O-6e = CO2↑+N2↑+6H
C.当N电极消耗0.25 mol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 g
D.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4.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与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聚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FeBr3存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D.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水洗后分液
5.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m、p、n分别是元素A、B、C的单质, D的单质可与热水发生置换反应;x、y、z是由A、B、C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y、z是气体,且z可用于配制碳酸饮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的单质起火燃烧时可用z作灭火剂
B. 元素的非金属性:C >A >B
C. B、C与A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 >B
D. 原子半径:D >B >C >A
6.
下图所示实验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验证:溶解性AgCl>AgBr>Ag2S
验证:非金属性Cl>C>Si
验证: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验证: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A.AB.BC.CD.D
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既可用作净水剂,也可用作消毒剂
B.小苏打、氢氧化铝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D.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00纳米)的颗粒物,则PM2.5在空气中能形成胶体。

4.实验题(共1题)

8.
草酸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常温下它的电离常数K1=5.4×10-2,K2=5.4×10-5。回答下列问题:
(1)拟用下列装置分解草酸制备少量纯净的CO,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相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3支试管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试管
A
B
C
加入试剂
4mL 0.01mol/L KMnO4
1ml 0.1moL/L H2SO4
2mL 0.1mol/L H2C2O4
4mL 0.02mol/L KMnO4   
1ml 0.1moL/L H2SO4
2mL 0.1mol/L H2C2O4
4mL 0.03mol/L KMnO4   
1ml 0.1moL/L H2SO4
2mL 0.1mol/L H2C2O4
褪色时间
28秒
30秒
不褪色
 
写出试管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为弱酸的方案及其现象均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室温下,取0.010mol/L的H2C2O4溶液,测其pH=2;
B.室温下,取0.010mol/L的NaHC2O4溶液,测其pH >7;
C.室温下,取pH=a(a<3)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其pH< a+2;
D.标况下,取0.10mol/L的H2C2O4溶液100mL与足量锌粉反应,收集到H2体积为224mL;
(4)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0.00mL 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并进行3次平行实验,所用NaOH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mL、20.02mL和22.00mL。
①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_;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C2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滴定管在盛装NaOH溶液前未润洗
B.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震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