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G为合成抗脑损伤药物中间体,F能发生银镜反应,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
(1)G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3)检验B中官能团试剂________________。
(4)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与FeCl3反应发生显色反应
②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五种吸收峰
(5)由G合成抗脑损伤药物L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②写出K的结构简式________。

已知:

(1)G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3)检验B中官能团试剂________________。
(4)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与FeCl3反应发生显色反应
②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五种吸收峰
(5)由G合成抗脑损伤药物L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②写出K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2.
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下图装置①。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燃料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 |
B.用该燃料电池作为装置②的直流电源,产生7.1g Cl2至少需加入0.5 mol N2H4 |
C.该燃料电池中,电子从左侧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右侧电极,溶液OH-迁移到左侧 |
D.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B.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
C.乙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和C12反应,反应类型相同 |
D.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9种(不含立体异构) |
4.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11.2L NT3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6.5NA |
B.电解2mol/L的NaCl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
C.l00mL含A13+离子数为0.4NA的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1 |
D.常温常压下,7.8g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3NA |
5.
对于实验I一IV的描述正确的是


A.I:实验室中常用图①的原理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
B.Ⅱ:图②所示装置及现象验证了Na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C.Ⅲ:利用图③所示装置原理可以防止铁钉生锈 |
D.IV:图④中酸性KMnO4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可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6.
A、B、 C、D均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与D 同主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在0.1 mol•L-1的X溶液中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小于0.1NA
C. C、D两种元素与A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C比D的要高
D. 化合物X受热易分解
A. 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在0.1 mol•L-1的X溶液中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小于0.1NA
C. C、D两种元素与A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C比D的要高
D. 化合物X受热易分解
7.
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硫、氮氧化物有关 |
B.淀粉可以作为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药片的黏合材料 |
C.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 |
3.填空题- (共3题)
8.
苯乙烯是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重要基本有机原料,乙苯催化脱氧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

(1)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大,则ΔH____________(填“大于0”或“小于0”)。该反应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填“较高温度”、“较低温度”或“任何温度”)。
(2)维持体系总压强ρ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2mol、体积为1L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80%,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
(3)在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乙苯蒸汽,2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氢气的浓度是0.5mol/L,则乙苯蒸汽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维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中再通入1mol氢气和1mol乙苯蒸汽,则v正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汽中掺混水蒸气(原料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燃料电池以乙苯为燃料,Li2CO3与K2CO3混合的碳酸盐为电解质的高温型燃料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

(1)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大,则ΔH____________(填“大于0”或“小于0”)。该反应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填“较高温度”、“较低温度”或“任何温度”)。
(2)维持体系总压强ρ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2mol、体积为1L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80%,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
(3)在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乙苯蒸汽,2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氢气的浓度是0.5mol/L,则乙苯蒸汽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维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中再通入1mol氢气和1mol乙苯蒸汽,则v正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汽中掺混水蒸气(原料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燃料电池以乙苯为燃料,Li2CO3与K2CO3混合的碳酸盐为电解质的高温型燃料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
9.
硫和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被人们广泛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发生____,某处于激发态的S原子,其中1个3s电子跃迁到3p轨道中,该激发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硫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一个与CO2具有相同空间结构和键合形式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H2S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H2S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H2S的键角约为94°,H2O的键角为10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结构示意图1如下:

其中含有________个配位键,___________个氢键。
(5)已知Zn和Hg同属IIB族元素,火山喷出的岩浆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冷却时,许多矿物相继析出,其中所含的ZnS矿物先于HgS矿物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上图2所示,虚线勾勒出的是其晶胞。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数为____个,已知石墨的密度为pg·cm-1,C-C键长为r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计算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____cm。
(1)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发生____,某处于激发态的S原子,其中1个3s电子跃迁到3p轨道中,该激发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硫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一个与CO2具有相同空间结构和键合形式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H2S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H2S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H2S的键角约为94°,H2O的键角为10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结构示意图1如下:


其中含有________个配位键,___________个氢键。
(5)已知Zn和Hg同属IIB族元素,火山喷出的岩浆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冷却时,许多矿物相继析出,其中所含的ZnS矿物先于HgS矿物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上图2所示,虚线勾勒出的是其晶胞。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数为____个,已知石墨的密度为pg·cm-1,C-C键长为r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计算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____cm。
10.
锑白(Sb2O3)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作用。用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有少量SiO2)制备锑白的两种工艺如下:
I.火法制取锑白,是将辉锑矿装入氧化炉的坩埚中,高温使其熔化后通入空气,充分反应后,经冷却生成锑白。写出火法制取锑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湿法制取锑白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①Sb3+与Fe2+的氧化性强弱相当
②常温下:
③Sb2O3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和强碱。
④水解时保持溶液的c(H+)=0.1~0.3mol/L
(1)浸出是将辉锑矿溶于FeCl3溶液,请写出其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铁粉作为还原剂进行还原,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还原反应结束后,可用______________溶液来检验还原是否彻底。
(3)SbCl2是无色晶体,100升华,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e-稳定结构,请写出SbCl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是利用SbCl2的水解反应制取Sb2O3(SbCl2的水解分为多步),其反应可以简单表示为:
SbCl3+3H2O
Sb(OH)2+3HCl,2Sb(OH)2=Sb2O3+3H2O
为了促进水解趋于完全,可采取的措施(填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不加铁还原,则最终所得锑白的产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I.火法制取锑白,是将辉锑矿装入氧化炉的坩埚中,高温使其熔化后通入空气,充分反应后,经冷却生成锑白。写出火法制取锑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湿法制取锑白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①Sb3+与Fe2+的氧化性强弱相当
②常温下:
化合物 | Fe(OH)2 | Fe(OH)3 | Sb(OH)3 |
Ksp近似值 | 8×10-16 | 4×10-26 | 4×10-42 |
③Sb2O3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和强碱。
④水解时保持溶液的c(H+)=0.1~0.3mol/L
(1)浸出是将辉锑矿溶于FeCl3溶液,请写出其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铁粉作为还原剂进行还原,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还原反应结束后,可用______________溶液来检验还原是否彻底。
(3)SbCl2是无色晶体,100升华,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e-稳定结构,请写出SbCl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是利用SbCl2的水解反应制取Sb2O3(SbCl2的水解分为多步),其反应可以简单表示为:
SbCl3+3H2O

为了促进水解趋于完全,可采取的措施(填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不加铁还原,则最终所得锑白的产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实验题- (共1题)
11.
某些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一 乙醇在铜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醛
将一束质量为w的铜丝灼烧变黑后,迅速插入装有乙醇的试管a中。
(1)铜丝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铜丝起催化作用,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乙醛的提纯
上述实验获得的乙醛含有较多乙醇,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提纯。

已知:
(α-羟基乙磺酸钠)
(3)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Na2CO3溶液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设计操作B的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

①冷凝管中的液体应从 ________口进。(填“D”或“E”)
②下列有关操作与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烧杯中应装冰水
b. 冷凝管应通温水
c. 图示装置可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
实验三 乙醛溶液浓度的测定
室温下利用反应Na2SO3+CH3CHO+H2O→CH3CH(OH)SO3Na↓+NaOH可以测定“实验一”中试管a内乙醛溶液浓度,操作如下:
取试管a中溶液4mL,加入1mL饱和Na2SO3溶液(过量),再加入5mL水,充分振荡后用pH计测定溶液pH;另取试管b,加入4mL乙醇做空白试验,实验结果如右表:
(6)试管a中乙醛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1。(列出计算式即可)

实验一 乙醇在铜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醛
将一束质量为w的铜丝灼烧变黑后,迅速插入装有乙醇的试管a中。
(1)铜丝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铜丝起催化作用,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乙醛的提纯
上述实验获得的乙醛含有较多乙醇,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提纯。

已知:

(3)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Na2CO3溶液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设计操作B的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

①冷凝管中的液体应从 ________口进。(填“D”或“E”)
②下列有关操作与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烧杯中应装冰水
b. 冷凝管应通温水
c. 图示装置可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
实验三 乙醛溶液浓度的测定
室温下利用反应Na2SO3+CH3CHO+H2O→CH3CH(OH)SO3Na↓+NaOH可以测定“实验一”中试管a内乙醛溶液浓度,操作如下:
取试管a中溶液4mL,加入1mL饱和Na2SO3溶液(过量),再加入5mL水,充分振荡后用pH计测定溶液pH;另取试管b,加入4mL乙醇做空白试验,实验结果如右表:
实验 试管 | pH | ||
第1次 | 第2次 | 笫3次 | |
a | 12.42 | 12.40 | 12.38 |
b | 10.43 | 10.43 | 10.40 |
(6)试管a中乙醛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1。(列出计算式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