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例如:
(1)RCH=CHR′
RCHO + R′CHO,

从A出发有下图所示关系:

已知,A不含-CH3。E的分子式为C9H10O2。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跟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1mol该同分异构体跟溴水反应时,需消耗3mol Br2,则符合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物,将A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可以得到两种有机酸X和Y,X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它在食品保存及染料、药物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则X与Y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制E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①设计步骤A→F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写出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RCH=CHR′


从A出发有下图所示关系:

已知,A不含-CH3。E的分子式为C9H10O2。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跟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1mol该同分异构体跟溴水反应时,需消耗3mol Br2,则符合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物,将A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可以得到两种有机酸X和Y,X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它在食品保存及染料、药物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则X与Y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制E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①设计步骤A→F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写出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2.
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Y最多能和6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B.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加聚、酯化等反应 |
C.Y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D.X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
3.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
B.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NaOH均为4mol |
C.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即证明该物质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D.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
6.
香兰素具有浓郁芳香,若1m3空气中含有1×10-9mg就能嗅到其特征香气。由愈创木酚合成香兰素,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愈创木酚的结构简式是
,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只能被看做酚类(含2个酚羟基)的有( )

A.3种 | B.6种 | C.8种 | D.10种 |
9.
已知同一碳原子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
。有机物
是选择性内吸传导性除草剂,俗称稗草烯,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可用![]() |
C.在碱性条件下充分水解,可生成羧酸钠 |
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 |
10.
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a、甲醇,b、乙二醇,c、丙三醇,d、丙二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的体积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 B.c﹥b﹥a﹥d |
C.d﹥b﹥a﹥c | D.c﹥b﹥d﹥a |
13.
某一烃分子中有一个由C-C键构成的六元环,有一个C=C键,还有一个C≡C键,则能满足上述条件的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8H10 | B.C14H22 | C.C12H22 | D.C10H16 |
15.
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错误的是
A.A与B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
B.A与B的分子组成可能相差n个“CH2” |
C.A与B的分子组成可能相差n个“CO2” |
D.A与B的分子组成可能相差n个“H2O” |
16.
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
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
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
3.选择题- (共1题)
17.《史记·商君列传》中这样描写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情况:“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秦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4.多选题- (共1题)
18.
下列有机物中,对于可能在一个平面上的最多原子数目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丙烷最多有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
B.环己烷最多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
C.苯乙烯(![]() |
D.CH3CH=CH-C≡C-CF3最多有10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
5.填空题- (共2题)
19.
已知
可简写为
。现有某化合物W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
(1)W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种。
(2)下列有关W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能发生还原反应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聚反应
d.等质量的W与苯分别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量,前者大
(3)写出W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聚合反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属于____________(填编号)。
a.芳香烃 b.环烃 c.不饱和烃 d.炔烃



(1)W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种。
(2)下列有关W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能发生还原反应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聚反应
d.等质量的W与苯分别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量,前者大
(3)写出W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聚合反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属于____________(填编号)。
a.芳香烃 b.环烃 c.不饱和烃 d.炔烃
20.
(1)柠檬醛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A.含有一个
的六元环结构,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B.能发生银镜反应
(2)B的分子式是C4H9Cl,它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能生成两种可能的有机产物,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乙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含有一个

B.能发生银镜反应
(2)B的分子式是C4H9Cl,它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能生成两种可能的有机产物,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乙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1.
正溴丁烷(CH3CH2CH2CH2Br)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在实验中可利用下图装置(加热或夹持装置省略)制备正溴丁烷。

制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有关数据如下:NaBr+H2SO4(浓)===HBr+NaHSO4
C4H9OH+HBr
C4H9Br+H2O
实验步骤:在装置A中加入2mL水,并小心加入28mL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再依次加入18.5mL正丁醇和26g溴化钠,充分摇振后加入沸石,连接气体吸收装置C。将装置A置于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然后调节为小火使反应物保持平稳地回流。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拆去装置B,改为蒸馏装置,蒸出粗正溴丁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3)制备的粗产物正溴丁烷中往往含有水分、正丁醇等杂质,加入干燥剂出去水分后,再由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制备纯净的正溴丁烷。
A.分液 B.萃取 C.重结晶 D.蒸馏
(4)若制备实验的“回流”过程中不采用“调节为小火”,仍采用大火加热回流,则会使产品产率偏_________(填“高”或“低”),试说出其中一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最终得到13.6g纯净的正溴丁烷,则该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制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有关数据如下:NaBr+H2SO4(浓)===HBr+NaHSO4
C4H9OH+HBr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正丁醇 | 74 | 0.80 | 117.3 | 微溶 |
正溴丁烷 | 137 | 1.27 | 101.6 | 难溶 |
溴化氢 | 81 | --- | --- | 极易溶解 |
实验步骤:在装置A中加入2mL水,并小心加入28mL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再依次加入18.5mL正丁醇和26g溴化钠,充分摇振后加入沸石,连接气体吸收装置C。将装置A置于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然后调节为小火使反应物保持平稳地回流。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拆去装置B,改为蒸馏装置,蒸出粗正溴丁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3)制备的粗产物正溴丁烷中往往含有水分、正丁醇等杂质,加入干燥剂出去水分后,再由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制备纯净的正溴丁烷。
A.分液 B.萃取 C.重结晶 D.蒸馏
(4)若制备实验的“回流”过程中不采用“调节为小火”,仍采用大火加热回流,则会使产品产率偏_________(填“高”或“低”),试说出其中一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最终得到13.6g纯净的正溴丁烷,则该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