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5月月考理综合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261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6

1.推断题(共1题)

1.
苯是工业上常用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安息香酸苄酯和高分化合物G (部分反应条件略去),流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B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E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A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酯基,有两个苯环且不直接相连,符合上述条件的结构有_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6组峰,且面积比为3∶2∶2∶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氯丙烷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选,设计2-甲基-2-丙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掺入少量Ti的NaAlH4在150℃时释氢,在170℃、15.2 MPa条件下又重复吸氢。NaAlH4可由AlCl3和NaH在适当条件下合成。NaAlH4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NaH属于_____晶体,其电子式为______。
(3)AlCl3在178℃时升华,其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7,蒸气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标明配位键)。
(4)AlH4-中,Al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列举与AlH4-空间构型相同的两种离子:_____(填化学式)。
(5)NaAlH4晶体中,与Na+紧邻且等距的AlH4-有_____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____g/cm3(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6)NaAlH4的释氢机理为:每3个AlH4-中,有2个分别释放出3个H原子和1个Al原子,同时与该Al原子最近的Na原子转移到被释放的Al原子留下的空位,形成新的结构。这种结构变化由表面层扩展到整个晶体,从而释放出氢气。该释氢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等行业.工业上利用锂辉石(Li2Al2Si4Ox)制备碳酸锂的流程如图:

已知:碳酸锂的溶解度为((g/L)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Li2CO3
1. 54
1. 43
1. 33
1. 25
1. 17
1. 08
1. 01
0. 85
0. 7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锂辉(Li2Al2Si4Ox)可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形式为__________。
(2)硫酸化焙烧温度控制在250℃﹣300℃之间,主要原因是________;焙烧中硫酸用量控制在理论用量的l15%左右,硫酸加入过多的副作用是_________。
(3)水浸时,加入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除CaCO3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锂”需要在95℃以上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过滤碳酸锂所得母液中主要含有硫酸钠,还可能含有_____和______。

3.单选题(共3题)

4.
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4H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一氯代物可能只有一种
B.其分子中的共面原子最多6个
C.可用催化加氢反应除去C4H10中的C4H8
D.等质量的CH4和C4H8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耗氧量CH4少于C4H8
5.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可在田间焚烧秸秆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等石油加工方法,其目的均为得到更多的汽油
D.做衣服的棉和麻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6.
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将鉴别葡萄糖和乙醇

4.实验题(共1题)

7.
ICl( 一氯化碘,沸点97.4℃),是一种红棕色易挥发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酸。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制备一氯化碘。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拟利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碘反应制备ICl,其装置如下:(已知碘与氯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B装置烧瓶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将B装置得到的液态产物进一提纯可得到较纯净的ICl,则提纯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2)乙组同学采用的是最新报道的制一氯化碘的方法。即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粗碘和盐酸,控制温度约50℃,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氯酸钠溶液,生成一氯化碘。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ICl的氧化性比I2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Cl与乙烯作用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